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泡学书籍 > 《诱惑的艺术》《诱惑的艺术》

第十四章 濒临边缘——极尽所能,加深魅惑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一切更深更浓——对方受你影响更深、对你的爱恋更浓、心中的紧张程度更强。你的钓钩已经深入对方心里,因此你能左右对方的情感,让对方忽而充满希望,忽而伤心沮丧,直到他们心力交瘁,彻底臣服。让对方知道你会为他们赴汤蹈火,用勇敢而崇高的行为证明你的爱(第16步:证明你自己)。这样,你会让对方深深震撼,激励对方做出积极主动、爱意深沉的回应。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留下伤痕,留下被苦苦压抑的渴望,还有未能完成的心愿。把这些愿望和伤口揭示出来,让对方感到他们正在得到他们在童年时从未得到的东西,这样,你就会走进他们的心海深处,激起他们无法遏制的情感(第17步:回归童年)。之后你可以带着对方逾越界限,让他们黑暗的自我得到释放,为诱惑增添危险的情趣(第18步:激发逾矩与越禁的乐趣)。

    你还需加强你的魔力。为你的诱惑罩上精神的、高贵的光环,这是最让对方感到心旌摇荡、神魂颠倒的手段了。你的动机决不是肉欲,而是命运,是神灵的启示,是一切高尚而美好的东西(第19步:精神引诱)。其实精神引诱所掩盖的正是你的情色欲望。这时候对方的情感完全被你吸引、被你掌控。你再故意伤害他们,慢慢地让他们感到恐惧和焦虑,你就会成功地把他们带到悬崖之边,轻易地把对方推下悬崖,让对方彻底跌落(第20步:痛与乐交织)。这样,他们会感到无比紧张,极度渴望援救与安慰。

    第16步证明你自己

    许多人都渴望被诱惑。如果对方抵制你的追逐,大概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不能减轻对方的疑虑——对你动机的疑虑,对你爱情深刻程度的疑虑等等。瞅准时机,让对方知道你宁愿为他们赴汤蹈火,对方就会为你倾倒,对你的疑虑也自然会消除。不要担心自己会显得愚蠢,或是会犯什么错误——所有为了对方而不惜自我牺牲的行为都会让对方情深爱炽,因此他们不会注意情感之外的其他因素。面对对方的抵制,千万不要表现得灰心丧气。你应该采取极端而勇武的举动迎接挑战。或者反过来,你表现得很值得拥有,却难以接近,不可能轻易得到,这样会激励对方证明他们自己是否真挚。

    诱人的证明

    任何人都会高谈阔论,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坚称他们多么关心我们,也关心这个星球上所有受苦受难的人。可是如果他们从来不用行动支持他们的言论,我们就会怀疑他们不真诚——他们要么是吹嘘自己,要么是虚伪或者懦弱。奉承献媚或者甜言蜜语的作用不会太长久。总有一天你得向对方证明你自己,用行动证明你的承诺。

    证明自己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对方萦绕在心头的疑虑消解。二是用行动表明你主动与积极的态度,这本身就极富诱惑力。勇敢或无私的举动会引发对方强烈而积极的情感回应。不用担心,你也不用勇敢和无私到令自己一无所有的程度。做出高尚无私的姿态就已经足够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人们谈得太多,分析得太多,任何切实的行动都极受欢迎,极有诱惑力。

    在诱惑过程中碰到抵制是很正常的。当然,你克服的障碍越多,你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多。很多情况下,诱惑以失败告终是因为诱惑者不能正确地读懂对方的抵制。许多造成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你放弃得太早太快。首先,你要了解诱惑的一个关键前提:抵制是对方投入感情的标志。唯一无法诱惑的人是那种不肯让别人靠近、冷若冰霜的人。抵制是情感的流露,你完全可以作相反的理解,正如柔道一样,对手的身体抵触正是为了让对方陷进来。如果人们因为不信任你才加以抵制,那你就明明白白做出毫不自私的举动,告诉对方你宁愿为对方牺牲一切,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对方抵制你是因为他们善良高洁,或者出于对某人的忠诚,那就更简单了——美德和被压抑的欲望最容易通过行为消解。正如著名的诱惑女王娜塔莉·巴涅曾经写道的:“美德是深入诱惑的先决条件。”

    有两种方式可以证明你自己,首先是发白天性的率真行为:当对方急需帮助,或是遇到亟待解决的问题,或是需要关心和支持时,及时伸出帮助之手。你不可能预见到这些情形,但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些情形随时可能出现。要让对方印象深刻,你就要做出比实际情况更夸张的行为——牺牲更多的金钱,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出更艰辛的努力,总之要超越对方的期待值。对方通常会运用这些场合,他们甚至会制造这样的场合,作为一种测试:你会因此退缩吗?你会不会勇敢向前,毫不畏惧?你千万不能犹豫和退缩,一丝一毫也不行,否则你会全盘皆输。如果必要的话,你要表现出比实际消耗更惨烈的样子,但千万不要用语言表示,而是要委婉暗示——疲惫不堪的表情,或者由第三方散布消息。怎样都行,就是不能直接说出来。

    第二种证明自己的方法是你按照安排提前做出英勇之举,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这个方法在诱惑进行过程中更加有效,因为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对方对你依然心存犹疑,这比对方最初的怀疑危险得多。选择富有戏剧性的、耗费心血的行为,一定要流露出当时情况的艰难以及你付出的巨大努力。危险其实也是极富诱惑力的。聪明机智地把对方引入危机,引人危险的情形,或者不被对方察觉地巧妙地让对方陷入极为棘手的状态,你就可以扮演救护者的角色.成为勇敢无畏的骑士。这种行为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动荡,这种情感动荡很容易就变成浓浓的爱意。

    真实事例

    1.在1640年的法国,玛利恩·德·洛姆是所有男人都渴望得到的交际花。她美貌惊人,曾经是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情妇,与她交往的还有许多政界和军界的显赫人物。能与她同床共枕是当时人们的一大愿望。

    几个星期以来,浪荡公子格拉蒙伯爵一直追求德.洛姆,最后她答应与他约会,共度一个良宵。伯爵精心准备,渴望一场令人心仪的相遇。可是到了约会的日子,他却收到了德·洛姆的一封信。在信中她礼貌有加,软语款款,表达了她深深的歉意——她说她头疼得非常厉害,必须躺在床上休息。他们的约会只好推迟了。伯爵觉得她肯定是因为别人的缘故才推迟与他见面,因为此人的反复无常和她的美貌一样出名。

    格拉蒙不敢片刻耽搁。夜幕降临时他骑马赶到德.洛姆居住的玛海区,在那里到处巡视。在离德·洛姆家不远的广场上,他看到有个人匆匆走来。他认得那是布颂萨克公爵。他立刻就明白,布颂萨克就是代替他与德.洛姆共度销魂之夜的男人。布颂萨克看到格拉蒙很不开心,而格拉蒙却急急忙忙赶上前去:“布颂萨克,我的朋友,我有件非常重要的事需要你的帮助。我今天跟附近的一个女孩有个约会,今天可是第一次。这次会面只是探探虚实,因此我不会呆很长时间。你行行好,把你的斗篷借我用用,再帮我照顾一下马。我很快就回来了。你可千万别走得太远。”没等公爵开口回答,格拉蒙就拿起公爵的斗篷,然后把马缰绳递给他,匆匆走开了。他回头看时,发现布颂萨克一直盯着他,于是便假装走进一所房子,从房子的后门溜出来,几经周折,悄悄潜入了德.洛姆的家。

    格拉蒙敲敲门,开门的仆人把他当成了公爵,于是就让他进来了。他径直走到德·洛姆的闺房,发现她穿着一件薄如蝉翼的衣服躺在睡椅上。他把布颂萨克的斗篷脱掉,着实吓了她一跳。“你怎么了,我亲爱的姑娘?”他问道,“看起来,你的头好像不疼了?”她一下子凤眼圆睁,大声说她头还疼呢,坚持让他离开,并说她愿意让谁来就让谁来,愿意毁约就毁约。“夫人,”格拉蒙心平气和地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心烦:你怕布颂萨克在这儿见到我。这一点请你不用担心。”接着他打开窗子,让她看站在广场上的布颂萨克。布颂萨克依然忠心耿耿地守护着格拉蒙的马,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看马的小孩。他看上去真有趣,德·洛姆不禁咯咯娇笑。她双臂环抱着伯爵,高声说道:“我亲爱的骑士,我不能再抗拒你了,你真是温柔可爱,与众不同。”他告诉她事情的来龙去脉,她说她保证公爵整晚驯马都不感到疲惫。不过她是不会再见他了。他们俩约好第二天共度良宵。伯爵走到外面,把斗篷还给公爵,并为自己逗留的时间过长表示歉意,又向公爵致谢。公爵做事最是优雅得体,他甚至把马牵过来,扶伯爵上了马,一直挥手与他道别。

    解读:格拉蒙伯爵深知越是声称自己是诱惑高手的人越容易改变主意,他们把反复无常和冷若冰霜看作是孤傲冷漠的标志。事实上,这种表现有许多含义:或者是对方怕你用情不真,在试探你。恼怒易变的行为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考验——如果你刚刚遇到困难就放弃,那很显然你并不是特别想得到对方。或者说明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不敢肯定,或者是想在你和其他人之间做出选择。不管是哪种情况,放弃都是愚蠢至极的选择。你只需做出一个无可争议的证明,表达你愿为对方付出一切的决心,一切疑虑便会烟消云散。这样做也会把你的情敌击退,因为大多数人还是比较胆怯,总是担心自己被人愚弄,因此不肯冒任何风险。

    如果对方意志坚定,很难相处,那么你最好就像格拉蒙伯爵一样突然袭击。如果你的行为如疾风骤雨,令对方惊喜连连,他们的情感就会更汹涌热烈,他们就会放松一切戒备之心。收集一些相关的消息,即做一点侦察工作,往往是个很好的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自己的坚定气概。如果你心情轻松,嬉笑自若,能让对方开怀大笑,在证明你自己的同时还能取悦对方,那么即使你把事情搞糟,或是让对方看出你在搞阴谋诡计,也没有任何关系。对方会完全沉浸在你打造的愉快情绪中。注意:伯爵从来没有哀叹,没有生气,更没有谨慎防御。他所做的只是把窗帘拉开,让对方看到正在看马的公爵,对方的抗拒情绪也就融化在一片笑声中。只凭几句干净利落的表白,他就赢得了她的青睐,得以与她共行鱼水之欢。

    2.波琳·波拿巴是拿破仑的妹妹,她与许多男人情事不断。她跟一个男人风流的时间肯定不会超过几个星期,新鲜感是她唯一的追求。1803年拿破仑把她嫁给了卡蜜罗·博尔盖塞,她的风流韵事却有增无减。她在1810年时碰到浮华时髦的朱尔斯·德·坎努维尔上校,每个人都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会比她和其他人长久,虽然这位上校是被授过勋章的士兵,受过很好的教育,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舞者,而且也是军队里最英俊的男人。那时波琳30岁,与她有情爱关系的十几个男人个个都相当出色,毫不逊于博尔盖塞。

    他们之间的风流关系开始没几天,就碰到宫廷牙医到波琳的住处来,因为波琳被牙疼折磨得通宵都难以人眠。牙医检查过后,认为要立刻把坏牙拔除。当时已经有了止痛药,但当牙医把一个个工具摆在波琳面前时,她非常害怕。她宁愿忍受牙痛的困扰,也坚决拒绝把牙拔出来。

    当时坎努维尔正穿着丝制睡袍,慵懒地躺在沙发床上休息。他听到这些后.就鼓励她把牙拔掉:“只是疼一会儿,之后就一劳永逸了„„一个小孩子都能挺住,一声不吭地把牙拔掉。”“那我看看你拔牙时候什么样。”她说。坎努维尔站起身,走到牙医跟前,选了非常靠后的一颗牙,然后让牙医把它拔掉。那可是一颗没有任何问题的好牙,而坎努维尔在拔牙时眼睛眨都没眨一下。看他拔完后,波琳不仅同意拔牙,而且对坎努维尔的看法大为改观:从没有人在她面前做出如此勇敢的举动。

    本来他们的关系几周后就会结束,可现在他们却一直维持着情人关系。拿破仑因此很不高兴。波琳是个已婚的女人,短期内有些浪漫情事还有情可原,但对情人过于深沉地依恋让人难以接受。于是拿破仑把坎努维尔派往西班牙,让他去给一位将军送信。这个任务没有几个星期是完不成的,而在此期间,波琳肯定会另寻新欢。

    坎努维尔却不是一般的情人。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几天功夫就到了萨拉曼卡。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再往前行进,因为通信之路已经被切断,于是,他没有等待新的命令,便在没有一名护卫的情况下,只身穿越敌军的领土,骑马赶回巴黎——他只想跟波琳见上短暂的一面。拿破仑闻讯立刻又让他回到西班牙。过了几个月才允许他回到巴黎,可是当他一回来,便马上与波琳恢复了情人关系——波琳这样的忠诚是从未有过的。这一次拿破仑又把坎努维尔派往德国,最后又派往俄国。坎努维尔于1812年英勇地战死沙场。他是波琳唯一翘首企盼的男人,也是波琳唯一真心哀悼的男人。

    解读:在诱惑过程中,对方总会忽冷忽热,时而对你无比倾心,时而又对你不理不睬。这是因为对方怀疑你的动机不纯——也许你所追求的只是性欲,或者是权力,或者是金钱。像这样焦虑不安、疑心重重的人大多会把诱惑毁掉。以波琳·波拿巴为例,她利用男人取乐,同时她清楚,男人们也在利用她。她完全是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看待世界。而玩世不恭恰恰是一些人掩盖内心不安的藉口。波琳心中隐秘的焦虑是没有一个男人真正爱她——所有男人从她那里想得到的除了性就是政治上的便利。而坎努维尔用钢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他愿意为她做出牺牲——他的牙齿、他的事业、他的生命,因此他把一个极度自私的女人改造成一个忠贞的情人。她的回应倒不是因为她变得多么无私,而是因为他的行为深深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如果是她激起他做出如此英武的举动,那只能说明她值得别人这样做。而且如果他喜欢她性格中高贵的一面,那她就必须达到他的期待值,因此她用忠贞不二来证明自己。

    要尽可能使你的行为举止英武勇敢,这样诱惑才能达到新的高度,才能激起对方更深刻的情感,才能掩盖你那秘而不宣的动机。你做出的牺牲必须让对方看清。可是如果你直接说出来,或者一再表明你付出了多大代价,那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在夸夸其谈。牺牲睡眠时间,病倒在床,弃事业于不顾,花费超出你能力的金钱——这些努力你都要想方设法夸大,然而却不能表现得自吹自擂.也不要表现出后悔之意。你只要把你的痛苦展示出来,让对方看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沽名钓誉,你的高尚与无私的行为自然会产生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3.伟大的兰斯洛爵士不经意问瞥见了亚瑟王的妻子基尼维尔皇后,就是这一眼已经足够——他疯狂地爱上了她。因此当他听到基尼维尔皇后被一个邪恶的骑士绑架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他忘记了其他一切侠义之事,立刻追赶。他的马在奔跑过程中累垮了,他就下马赤足而奔。最后,眼看自己离劫匪很近了,却因体力不支无法前行。这时路边走过一辆马车,马车上挤满了戴着手铐脚镣,面目可憎的罪犯。把罪犯——谋杀者、叛徒、窃贼——放在这样的马车上,在城中各条路上游街示众是当时的习俗。只要被锁进这样的车里,就意味着你终生不得再享有自己的领地。这种马车于是就成了一种恐怖的象征,就是看到一辆空车驶过,人们都会浑身颤抖,赶紧在胸前划十字以求平安。尽管如此,兰斯洛爵士还是上前与马车夫搭话:“以上帝的名义,请你告诉我皇后是否从这条路过去的?”“如果你敢到我的车上来坐一坐,”身材矮小的马车夫说,“那明天你就会知道皇后的情况了。”接着他就驾着马车前行。兰斯洛稍作犹豫就追上前,爬到车上。

    马车不管走到哪儿,都会招来人们愤怒的斥责之声。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不知道为什么骑士也夹杂在犯人中间。他犯了什么罪?他将被如何处死——是被剥皮,被溺死,还是在火刑柱上被烧死?最后矮小的赶车人让他下来,却对皇后的去向只字未提。更糟糕的是,因为他曾在马车上游街,现在没人接近他,更没人跟他讲一句话。他继续追寻皇后的踪迹,而无论他走到哪儿,人们都严厉地斥责他,往他身上吐口水,还有别的骑士来与他挑战。他坐上那种马车已经使他的骑士称号受到玷污。不过没人能阻止他前进的脚步,也没人能延缓他寻找的进程。最后他终于发现,皇后是被邪恶的麦勒冈劫持。他追上麦勒冈与他进行决斗。他因为漫长的追逐而身心疲惫,眼看就要在决斗中落败,这时他听说皇后就在观看他们的决斗,他立刻精神倍增,顿感力量无穷,要不是停战令响起,他就把麦勒冈送上西天了。

    兰斯洛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他想皇后肯定会非常感动,立刻出现在他的面前。可是,令他大为惊讶的是,皇后一脸的愤怒,对她的拯救者似乎不屑一顾。她对麦勒冈的父亲说:“阁下,事实上他在决斗中一直承让。我永远都会对他心存感激。”兰斯洛觉得受到了巨大的羞辱,不过他没有抱怨。很长时间后,在他经过了数不尽的考验之后,她才终于露出慈容,两人成为情人。有一天他问她:她被麦勒冈诱拐后,她是否听说他为她上了囚犯之车的故事,是否知道他为了她曾使骑士称号大受侮辱?当时她对他无比冷淡难道是因为这个原因吗?皇后回答:“你拖延了两步才上马车,表明你爬上囚车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告诉你,这才是我当时不愿见你、不愿同你讲话的原因。”

    解读:让你表现无私情怀的机会通常都是很突然的。你必须在当时当地毫不犹豫地展示你的价值。也许是一个拯救对方的机会,也许是赠送一件礼物.也许是帮助对方。总之,需要你暂时抛开一切,向对方伸出援手。这时,最至关重要的事情是你是否能够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即使是犯错误,做出愚蠢的事情都没关系。你要表现出为了对方的利益,你既不考虑你个人,也不考虑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犹豫,哪怕只是数秒钟的犹豫,都会毁掉你的诱惑,因为犹豫揭示了你的自私、你的胆小怯懦、你的推诿忧惧。记住:重要的不仅在于你做了什么,还在于你怎么做。如果你天性就很自私,那就要学会掩示它。尽可能地率性而发,要表现得混乱无序,激情难抑,甚至愚蠢无比——是爱的力量驱使你失去理智。这样会大大加强效果。如果你也要为了基尼维尔皇后跳上囚车,你要保证让她看到你是毫不犹豫的。

    象征:马上比武

    在竞赛场上,彩旗飘飘,骏马嘶鸣。高贵的女人看着骑士为她而厮杀。她听惯了他爱情的表白,看惯了他单膝脆地的虔诚,更对他们无休无止的歌声和美丽的承诺熟悉万分。他们最善于这样倾诉衷情。可是当号角吹响,决斗开始,就要义无反顾地投入决斗,因为决斗容不得虚假,更容不得片刻犹疑。只有不惧危险,厮杀到血流满面、肋骨断裂的勇士才能赢得她的芳心。

    逆转

    当你把自身的价值证明给对方看时,要记住每个人看事情的方式是不同的。对于那些对强健的体魄毫不在意的人,你展示体魄就没有意义,如果你这样做,只能让对方觉得你在卖弄炫耀,为了引起注意罢了。诱惑者要针对对方的疑虑和脆弱之处采取相应的策略。在有些人看来,甜言蜜语要比勇武无比的行为更令人开心,尤其是那些写在纸上的美妙辞章。对待这些人,你就要写一些情意绵绵的情书——这是一种形式不同的力量证明,不是用行动证明,而是用更诗意、更浪漫的语言证明。要深入了解对方,要直击对方的怀疑或抗拒的根源,这样才能让诱惑更有效。

    第17步回归童年

    人们若曾经体验过某种快乐,就会渴望重新体验,重新得到。这些根植于内心最深处、最为快乐的回忆往往来自最无忧无虑的童年,而且常常与父亲或母亲的形象相联系。把你自己放在恋母情结的三角关系中,让对方做回依赖他人、柔软脆弱的小孩,让对方重新体验童年的感受,他们就会在毫无意识、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情感激荡,对你产生绵绵爱意。或者反过来,你回归到温顺依赖的状态,让对方扮演呵护备至、体贴入微的父母角色。不管是哪种情况,你都会让对方对你产生最深沉的迷恋:因为他们又得到与爸爸或妈妈、儿子或女儿这些最亲密的、感情最深厚的人再次相处的宝贵机会。

    情爱回归

    成年人都过于珍视童年的记忆。孩子们事事依赖他人.事事无法做主,其实孩子们的生活是很苦恼的,可是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我们却乐得把童年的不快忘掉,充满伤感地认为童年的世界是离我们远去的美丽天堂。

    我们忘记了痛苦,只记得乐趣无边。为什么?因为成年人生活中,责任成为巨大的负担,有时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因此我们都暗暗渴望童年时诸事依赖别人的感觉,渴望有人能关心我们内心的需求,明白我们的忧愁,化解我们的焦虑。让人们像孩子一样被百般呵护、千般疼爱,这种美妙的感觉会让他们对你心生幻想,心生依恋。我们常常不愿承认这一点,不过我们却渴望回归,渴望摆脱成年人一切外在的枷锁,释放出游走在表象之下的童年情怀。

    在事业的初期,弗洛伊德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许多找他看病的女病人都会爱上他。他认为他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由于弗洛伊德的鼓励,病人的思想会潜入童年的世界,在那里,她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她的病根,她神经衰弱的根源。她会谈到她与父亲的关系,她对温柔与爱的最早体验,也会谈到忽视和遗弃。整个过程会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和深沉的回忆。在某种程度上,她被带回了她的童年。为了使效果更为显著,弗洛伊德尽管内心里非常关注,但却极少讲话,让自己显得有些冷漠和疏远——换句话说,他与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形象非常接近。在这期间,病人躺在长榻上,无助而被动,这样整个情形简直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再现。最后,她会把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的迷乱情感指向弗洛伊德。病人往往意识不到深层的原因,就把弗洛伊德与自己的爸爸混为一谈。她的情感回到童年,对父亲的爱转化为对弗洛伊德的爱。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为“移情”,移情现象成为他心理治疗的主要依据。让病人把饱受压制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他就能把她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问题揭示出来,从而能够在意识层面得以解决。

    移情作用如此强烈,导致弗洛伊德常常无法使他的病人摆脱这种痴迷状态。事实上,移情是产生情感依恋的重要方法——是一切诱惑的最终目的。这个方法在心理分析领域之外的用途同样无限广泛。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精神治疗师的角色,鼓励人们讲出童年的故事。多数人对你的鼓励都会非常开心:我们的回忆如此生动,情感充盈,因此我们心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回归愿望,谈起童年的时光会眉飞色舞。在谈话的过程中,一些小小的秘密在不经意间流露——我们透露出极富价值的信息,暴露我们的弱点、我们的脾气秉性,对于这些信息你一定要认真听取,记在心里。不要只局限于对方言谈的表面价值,他们常常会美化夸大童年的故事。因此你的注意力要放在他们谈话的语调上,注意他们谈话时是紧张还是激动,尤其要注意他们是否有不愿说出的事情,或是在故意忽略什么,或是什么事情使他们情绪冲动。许多陈述的本质其实与表面含义恰恰相反:比如他们说恨自己的父亲,你就可以肯定他们是在掩饰自己的失望——事实上他们只是太爱自己的父亲,或者可能因为他们永远没从父亲那儿得到想要的东西。认真倾听,你就能从反复絮叨的故事中发现其中的主旨思想。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情感的反应,从而发现隐藏在后面的真实。

    他们讲话时,你要一直以治疗师的姿态出现——全心倾听,但却保持沉静,只是偶尔说些无关痛痒的评论。要体贴细腻又要保持距离——事实上要表现得有些无动于衷——这样他们才会发生移情,并且对你产生幻想和迷恋。同时你又掌握了他们童年的信息,并且与对方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你就可以开始促使对方回归童年情感。或许你发现对方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老师,或是对小时候痴迷的东西有着非常深沉、难以割舍的依恋,总之这个人对他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你搞清楚是什么使这个人对他们影响如此之深,你就可以代替那个人。或者你了解到他们童年时存在的巨大鸿沟和缺憾——比如父亲的冷漠和忽视,那么你就扮演这样的父母角色,不过要用细心的体贴和温柔的爱护代替从前的忽视和冷漠,做到他们的亲生父母做却没做到的事情。每个人都与童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失望、缺憾、痛苦的记忆等都与童年有关。帮他们把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理清然后与自己的童年做个了断。如果你能发现对方从来不曾探寻的心灵渴望,那么你不但掌握了诱惑的基本因素,也能使诱惑进行得既深且远。

    关键的问题是不能只谈回忆——这样显得空洞乏力。你要做的是让对方在察觉不到、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让过去的情感在当下的生活中重新绽放,让过去的爱恋在现在的生活中重新滋长。这种回归的情感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婴儿稚气的回归,人世间的第一种关系——母亲与婴儿的关系——是所有关系中力量最强大的一种。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婴儿要度过一段长长的无助期,他们完全依赖母亲,对母亲产生的深深依赖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实现这种情感回归的关键是重新打造母亲毫无条件地疼爱自己孩子的感觉。永远不要评判对方的行为,让他们为所欲为,即使他们做了坏事你也要容忍。同时,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生活在无边的舒适与惬意中。这样一些人就会回到最早的婴儿时期,那时候母亲会照顾他们的一切,从不离开他们身边半步。大多数人对这个策略都有兴趣,因为无条件的爱极其罕见,极为珍贵。你甚至不需要谨言慎行,也不需要使自己的行为完全与他们童年的经历相符。你要做的只是重现那种情感状态。同时,也要营造一种促使感情生发、利于感情加深的氛围——温暖的环境,嬉闹的举止,亮丽而舒心的色彩。

    恋母情结的回归,母与子的关系之后便是父亲、母亲与孩子之间三角关系。这种三角关系形成的原因是孩子最早出现的性本能。男孩希望母亲只属于他自己,女孩则对父亲抱有同样的希望,可是他们的愿望却永远不会实现,因为父亲母亲都会有配偶或者其他成人朋友。无条件的爱已经逝去,如今,父母不可避免地会拒绝孩子的要求。把你的诱惑对象带回这个时期,你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虽然爱意绵绵,但有时又加以斥责,或是灌输些规矩。实际上孩子们喜欢有些规矩——这让他们感觉大人们很在意他们,很关心他们。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对于夹杂着些许严厉、些许惩罚的温柔特别迷恋。

    与婴儿稚气的回归不同,在恋母情节的回归中,你的行为需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怎样调整依赖于你所收集的信息。如果你的信息不足,你可以把对方当小孩子看待,不时地责备他们几句。这时你如果发现你激起的是他们丑陋的回忆——他们小时候受到的责备和约束太多了,或者你激起了他们对父母的仇恨情绪,他们便会把这种仇恨转嫁到你身上。因此,在没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之前,在你无法对他们的童年了如指掌之前,先不要盲目带他们回归童年——比如你不了解他们厌恶什么,缺少什么等。如果对方对父亲或母亲的依恋感非常强烈,而这种依恋在某种程度上又带有某种敌意,那么恋母情结的回归便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我们对父母总有一种矛盾的感情,即使在我们爱恋他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憎恶那种不得不依靠他们的感觉。不必担心你会激起对方这种既爱又恨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使他们无法摆脱与父母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时,对方就不仅仅是重新体验父母的关爱,他们还得到了超越父母之爱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在童年的时候是绝对被禁止的。

    理想自我的回归,在孩提时期,我们依据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在心中形成了一个理想形象。首先,这个理想形象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我们想象自己成为勇敢的探险者,浪漫的追求者。其次,在我们的青春时期,我们把注意力转到别人身上,常常试图在他人身上找到理想的影子。我们爱上的第一个男孩或第一个女孩身上似乎就具备我们理想中的那些品质,或者能使我们感到与他们在一起我们可以扮演自己理想中的角色。许多人都有这种理想,只不过有的被隐藏起来了而已。内心深处我们觉得隐隐地失望,失望于我们接受了太多的妥协,失望于我们年龄越大离自己的理想就越远。让你的诱惑对象感到他们青春的理想重现,他们正在一步步靠近理想中的人,你就会让对方感受到某种回归,让他们感觉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青春时代。这样,你和对方之间的关系比之前就更加平等,不是恋母情结中的呵护与被呵护的关系,而像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理想形象常常脱胎于哥哥或姐姐,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努力打造感情火热而纯洁的青春痴狂。

    做回备受呵护的小孩,还有一种回归:你刻意地扮演聪明伶俐、招人疼爱,同时又具有性魅力的小孩。年长的人总觉得年轻人有难以言说的诱惑力,在年轻人面前,他们觉得自己的青春似乎又回来了。不过事实是他们老了,于是他们就把与年轻人在一起时感受到的充沛活力与像父母一样呵护年轻人的快感结合在一起。如果孩子对父母有着隐隐的情欲思想,这种情感立刻就会受到压制,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同样也面临这种问题。在与对方相处时扮演孩子的角色,同时又不用压抑那种情色的欲望,这个策略似乎需要以年龄差距为前提,而实际上年龄并不是关键。玛丽莲·梦露非常夸张的小女孩似的特点对同龄人也有强烈的吸引力。你要强调自己的脆弱、易受伤害的特性,让对方有机会扮演起保护者的角色。

    具体事例

    1.维克多·雨果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分道扬镳了。雨果的母亲与雨果父亲的上级,也就是一位将军关系暖昧。她带着雨果3兄弟离开他们的父亲,移居巴黎,完全靠自己扶养孩子。孩子们的生活变得居无定所,穷困不堪。他们不但总要搬家,而且母亲还继续与将军保持风流情事。在3个孩子里,雨果跟母亲的关系最亲密,既得到母亲的关心和宠爱,同时也是母亲愤怒时的出气筒,尤其当她对前夫的怒气发作的时候。但因为生活的骚动与混乱,尽管雨果得到母亲的喜爱,却总觉得母亲对他们缺乏足够的爱护与关照。当母亲于1821年去世时,他们已经是山穷水尽、负债累累,雨果感到前所未有的孤苦。

    第二年,雨果跟他青梅竹马的恋人阿黛拉成婚。阿黛拉长得很像雨果的母亲,这段婚姻开始时非常幸福。雨果很快发现阿黛拉在许多方面都与他母亲相似:1832年,雨果觉察到她与雨果当时最好的朋友,法国的文学批评家圣·佩韦关系暧昧。雨果当时已经是声名赫赫的大作家,可是他却没有心机,性格非常坦诚率真。然而关于阿黛拉的风流韵事他却不知对谁倾诉——这太丢人了。他唯一的办法是自己也与别人搞些风流韵事,比如跟女演员、交际花,以及一些已婚女人。雨果的胃口惊人,有时会在同一天约会3个不同的女人。

    1832年底,雨果的剧本要上演,雨果要去监督指导,指派角色。一位名叫朱丽娅·杜鲁埃的年方26岁的女演员在剧中扮演一个小角色。一向在女人面前谈笑风生的雨果,却发现自己在朱丽娅面前笨嘴拙舌,不知如何张口。她简直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女人,而且她冷静从容的举止也使得雨果不敢造次。很明显,朱丽娅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雨果发现自己睡梦里想的全是她。她身边却不乏追求者,并且显然她对雨果本人和雨果的思想毫无兴趣。然而一天晚上,在演出结束之后,雨果送她回家,却发现她既不生气也不惊讶——她甚至还请他到她的寓所去。他当夜与她共赴云雨,之后他每天都在她那里过夜。

    雨果的脸上又开始有了笑颜。让他更加开心的是,朱丽娅辞去了剧场的工作,与以前的朋友断绝了来往,开始学习烹饪。她以前很喜欢美丽华贵的服装,也喜欢参加上流社会的交际活动,现在则成了雨果的秘书,很少离开他为她建造的寓所,终日只为他守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雨果又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又开始与别人制造风流韵事。她并没有抱怨——只要他还记得回到她这里来,还知道她在为他守候。而事实上雨果对她越来越依赖。

    1843年,雨果心爱的女儿在一次事故中丧生,雨果变得极度消沉。唯一能使他走出悲伤的方法是结交新的情人,开始新的浪漫故事。于是没过多久,雨果爱上了一位名叫丽欧妮·多奈的年轻贵妇。之后雨果去看望朱丽娅的次数越来越少。几年后,丽欧妮觉得她肯定是最受雨果宠爱的人,于是就给他发了最后通牒:停止与朱丽娅的一切来往,否则他们就中断关系。雨果拒绝了。反过来他决定让两个女人进行一场竞赛:他继续与两人同时保持关系,几个月后,他的心会告诉他如何取舍,告诉他谁才是应该留在他身边的女人。丽欧妮不由怒火中烧.但是又没什么办法。她与雨果的关系已经毁掉了她的婚姻、她的社会地位,她除了雨果再无其他依靠。不过话说回来,她怎么会输呢——她正值青春妙龄,而朱丽娅却已长出了白发。于是她假意接受了竞争,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越来越暴躁,怨声连连,而朱丽娅表现得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每当雨果到来,她都像平时一样温情款款,放下一切手中的事务,像母亲一样呵护雨果。

    这场竞争持续了数年之久。1851年,雨果与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当时已是法国总统的路易·拿破仑产生矛盾。雨果措辞犀利,言挞语伐他对新闻业的独裁统治,而路易是个报复心极强的人。朱丽娅担心雨果的生命受到威胁,便想方设法把他藏在朋友家里,并且费尽心机地为他办理了一个假护照和一张安全通行证,把雨果乔装改扮并送到了布鲁塞尔。一切都依照朱丽娅的计划进行:几天后朱丽娅与雨果团聚,并把雨果最有价值的财宝带了出来。显而易见,她英勇的行为赢得了这场竞争。可是,当雨果在布鲁塞尔生活的新鲜感过去后,他又开始与其他女人瓜葛不断。朱丽娅一方面担心他的健康,一方面也担心若再同年轻貌美、风情万种的年轻尤物竞争,她不可能再有优势了,终于朱丽娅提出了平静却不容置疑的要求:不能再与女人风流,否则她将离他而去。雨果既感到无比震惊,同时又明白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认真的,于是彻底崩溃了。他那时已经是个老人了,但他跪在地上,手抚圣经,后来又把手放在他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上一再发誓,他再也不会到处留情,直到朱丽娅1883年去世,她对他的魔咒才算解除。

    解读:雨果对爱情的态度完全由他与他母亲之间的关系决定。他从未感受到完全的母爱,几乎与他相交的所有女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他母亲相似,也许他是在以奇特的方式弥补他心中爱的缺憾。当朱丽娅遇到雨果时。她不可能知道这些原委,但她肯定感觉出两件事情:一是他对生活极度失望,二是他从来没有完全成熟。他情感的冲动勃发以及他对关爱的渴望都表明,他并不是个成熟的男人,而是个无助的小孩。通过给予他从未拥有过的感情——那种完全的、毫无条件的母爱,朱丽娅在他生命的后半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雨果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朱丽娅从不作任何评价,当然更不会去指责。她给予他无边的关爱,回到她身边就像回到了子宫。在她面前,雨果真的变成了无忧无虑的小孩。他怎么会不爱她,怎么会离她而去?当她最后威胁说要离开他时,他就像个哭着喊着要找妈妈的小孩。最后她终于能够完全地掌控他。

    无条件的爱非常罕见,很难找寻,然而我们却都渴望得到,因为我们或者曾经体验过这种美好的感觉,或者它一直是我们心中的梦想。你并不需要像朱丽娅那样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你只需暗示出你无微不至的关心,你接受对方的一切,你满足对方的需求,这些就足够把对方放在类似婴儿的位置上。那种完全依赖的感觉也许会令对方感到些许的恐惧,他们也许会感到矛盾的潜流,也会感到有必要偶尔证明一下自己,雨果就是通过不断的风流韵事证明自己的强大。而他们对你的依恋却是无人能够改变,他们总要不断回来,因为跟你在一起,他们会觉得自己重新获得了那些已失去,或者从未得到的母爱。

    2.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1768年出生在布里塔尼.他在一个中世纪的古堡中长大。那座古堡既阴森又昏暗,他们一家人似乎是以一种与世隔绝的方式住在那里。夏多布里昂与姐姐露塞尔一起度过了大部分时光,他与姐姐的关系亲密无间,以至于流传着他们乱伦的谣言。可是在他大约15岁的时候,一个名叫西尔菲的梦幻女人闯进了他的生活——他用自己的想象美化她,依据许多书中的形象把她想象成一切英杰、仙子、交际花的精华组合。他的脑海中总是回旋着她的形象、她的声音。很快她便与他讲话,开始倾心交谈。在他的想象中,她纯洁而高贵,可是他们在一起时却会做些不那么纯洁的事情。他们的关系持续达两年之久,直到他远赴巴黎。之后他的身边开始聚集许多有血有肉的真正情人。

    法国的公众对1790年的恐怖统治心有余悸,因此对夏多布里昂的第一部著作表示出热烈的欢迎,因为书中传达了一种新的思想。他的小说中充满了阴风凄凄的古堡、忧思重重的英雄、热情如火的女士。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除了没有潇洒俊逸的外表之外,夏多布里昂表现得完全与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女人们开始为他疯狂——跟他在一起,她们可以逃避枯燥乏味的婚姻,亲身体验他笔下的激情与浪漫。夏多布里昂因此获得“浪漫巫师”的绰号。尽管他已经成婚,尽管他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但他的风流韵事与日俱增。他的天性并不安分——他到中东去旅行,到美国去体验生活,他的足迹更是踏遍整个欧洲。但在哪里他都找不到他要寻觅的东西,也找不到他最理想的女人:一件风流韵事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他就会绝然离开。到了1807年,他已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浪漫情事,然而他心里却仍有缺憾。于是他决定回到他乡下的庄园——鲁谷——静养一下。他的庄园里种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树种,使得他的领地就像他小说中的地方一样新奇。在那里他准备写回忆录,他认为这部回忆录一定会成为不朽的杰作。

    可是到了1817年,夏多布里昂的生活开始陷入无法收拾的破碎状态。金钱的问题使他不得不把庄园出售。已经年近50的他,突然感觉到自己江郎才尽、情思枯竭。那一年他去拜访了女作家斯达尔夫人,因为她当时已经病人膏肓,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在她身边呆了几天,与他同在的还有斯达尔夫人的密友朱丽娅·雷卡米埃。雷卡米埃夫人的风流韵事举世皆知。她嫁给了一个年老的男人,但他们并不住在一起。她曾把欧洲最知名、最富有的男人们伤到心神俱碎,而且人们还传言,尽管她勾引了这样出色的男子,但她实际上还是个处女。她现在已经年近40了,不过她仍然风姿绰约。对斯达尔夫人去世的哀伤把雷卡米埃和夏多布里昂联结在一起,他们成了好朋友。她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话,抚慰他的感伤,回应他的哀愁,夏多布里昂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红颜知己。雷卡米埃夫人身上还透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她款款的步态、美妙的声音、明亮的眼神——不只一个人把她比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很快夏多布里昂心中便涌起了熊熊燃烧的欲望,一心想在肉体上占有她。

    他们的友谊刚刚建立,她便给了夏多布里昂一个惊喜:她已经说服她的一个朋友把鲁谷买下。那个朋友因事外出几个星期,于是她便邀请夏多布里昂到他以前居住的庄园里小住几日,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他带着雷卡米埃在鲁谷四处散步,告诉她鲁谷的每一棵草、每一寸地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地方呈现着怎样的记忆,等等。他的思绪飞到更远的从前,他讲起了他的童年。他与雷卡米埃夫人并肩散步时,有时会直视她慈爱的双眸,他就会感到全身一颤。他似乎从她的眼睛里读出了赞赏和认可,可是又不敢断然确定。他能确定的就是他必须回到心灵深处,把那些悠远的回忆写在纸上。“我要利用最后的时光书写我的青春。”他说,“只要我的心还能感觉到青春的真谛。”

    雷卡米埃似乎愿意接受夏多布里昂的爱,可她又总是努力把这种爱保持在精神层面。而“浪漫巫师”也不是徒有虚名。他的诗歌、他的忧郁神情、他的坚持不懈,最终赢得了她的首肯。这也许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次屈服。之后,他们成为时刻不离的恩爱情人。然而夏多布里昂本性颇不安分,过了一段时间,他便觉得身边只有一个女人过于单调了。他的精神无法安宁,于是又开始新的风流情事。很快雷卡米埃和夏多布里昂就不再见面了。

    1832年,夏多布里昂到瑞士旅行。他的生命又一次跌入低谷,不过这一次他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真的老了。在阿尔卑斯山中,他开始为他青春时的荒唐念头而苦恼。他想起了在布里塔尼城堡的日日夜夜,这时他听人说雷卡米埃夫人也在这里。他们已经多年未见,于是他急忙赶到了她小憩的酒吧。她像从前一样对他非常和善,他们白天一起散步,晚上一起畅谈到深夜。

    一天,夏多布里昂说他终于能够完成他的回忆录。他对她吐露了一个秘密:他告诉她西尔菲的故事,告诉她西尔菲是他少年时期幻想出来的一个情人。他曾经希望在生活中碰到真正的西尔菲,可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女人与西尔菲相比都相形见绌。多年来他都无法忘记他的梦幻情人。现在他老了,他不仅能再次想起她,甚至还能看到她的脸庞,听到她的声音。带着这些回忆,他意识到他真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他的西尔菲——那就是雷卡米埃夫人,她们的脸庞与声音都那么相近,更重要的是那种沉静的气质、纯洁无暇的品性。他给她读他刚刚写下的对西尔菲的纪念文章,告诉她他渴望再次体验青春的激情,并说是她给他带来了青春的美妙感受。他与雷卡米埃夫人的和好促使他又一次书写他的回忆录,最后以《墓外回忆录》正式出版。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本书当之无愧是他的代表杰作。这部回忆录是献给雷卡米埃夫人的。之后他对雷卡米埃夫人一直无比忠诚,直到他1848年去世。

    解读: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我们渴望遇到、渴望与其相爱的理想形象。很多时候这个形象由我们青年时期接触到的不同人物的特点拼凑而成,甚至有些特点还是来源于我们读过的书或看过的影片。那些对我们的影响异常深远的人——比如说我们的老师——也是构成理想形象的基础。这些特点与显而易见的表面兴趣关系不大,它们通常是无意识的,是很难用言辞说清楚的。

    在青年时期,也就是在理想依然滞留在心中的浪漫时期,我们为了寻找这个理想形象倾尽全力。通常我们的初恋更富有这种理想特质,而后面的恋爱则更加现实。对于与家人住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的夏多布里昂来说,他的初恋肯定是他的姐姐露塞尔。他对她爱慕不已,她的形象在他心中越来越理想化。可是他们的恋爱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他就依照她的形象打造了一个梦幻情人,这个梦幻情人拥有姐姐的一切优秀品质——高尚的心灵、纯洁的思想、无畏的精神。

    雷卡米埃夫人肯定对夏多布里昂的理想情人一无所知,但她肯定在遇到他之前听说过关于他的逸闻。她读过他写的所有书籍,他笔下的形象都有相当明显的自传性特征。她知道他无法走出逝去的青春,他与女人之间无休无止、永不满足的风流情事更是世人皆知。这些无不体现出他极度不安的思想状态。雷卡米埃知道如何走进人的心里,如何挖掘出人的本真思想。她行动的第一步是让夏多布里昂带她去鲁谷,因为在那里他度过了大部分的青春时光。在鲁谷,他的回忆变得生动而真切,他甚至回忆起了童年时光,回忆起在城堡的日子。她积极地鼓励他。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散发着一种自然的气质,这种气质与他青春的理想无比契合:纯洁、高贵、和善。雷卡米埃夫人就是露塞尔,就是西尔菲。多年以后他才意识到这一点。不过一旦他意识到,她对他的魔力便无人能敌。

    要完全满足某人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你能接近这个梦想,能够激起这种理想情怀,那么你就能实施深深的诱惑。要让人们回归这种青春梦想,你要首先扮演精神治疗师的角色,设法让对方敞开心扉,了解他们从前的恋爱,最主要的是初恋。注意他们任何一丝失望的流露,那都在这一点或那一点上他们的理想没能得到满足,带对方到他们能忆起青春故事的地方去。在这种回归中。你要做到的不是让他们回忆当时的不成熟及当时的无助,而是让他们想起初恋的青春记忆,在回忆初恋时重温纯洁的味道。成年人的生活充斥着妥协、阴谋和某种残忍,你要打造出毫无成年阴霾的理想氛围,让对方感受到你们共有的温柔与关爱,激发起他们第二次纯洁的渴望。在这样的浪漫爱情中弥漫着梦一般的美丽,似乎对方又一次回到了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初恋。让这一切都慢慢流淌,每一次相见都会有更理想的特性流露。这种重回过去的快乐当然是无人能敌的。

    3.1614年夏季的某天,英国上流社会的一些知名人士,包括坎特伯雷大主教,聚在一起商议怎样对付詹姆斯一世的宠臣,时年48岁的萨默塞特伯爵。8年来萨默塞特深得国王专宠,年轻的他已经积累了数不尽的财富,并且权倾朝野,拥有数不尽的头衔。一切都属于他,其他人得不到任何机会。怎样才能除掉这个处于权力巅峰的人物?很长时间以来,这些人一再密谋,但却找不到答案。

    几周后,国王在视察皇家马厩时看到了一位初到宫廷的年轻人,年仅22岁来自低级贵族的乔治·维利尔斯。那天陪同国王的朝臣们都注意到了国王注视维利尔斯的眼神,也注意到他在询问关于那个年轻人的情况时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事实上,大家都承认那个年轻人长相非常俊雅秀美,有着天使一样的脸庞,更有着孩子般的迷人风度。当这个消息传到那些密谋家的耳中,他们立刻觉得他们找到了苦苦追寻的答案:这位年轻人可以诱惑国王,排挤掉那个可怕的宠臣。如果让诱惑自然而然展开,那么绝对不会成功,他们一定要全力相助。于是,他们在维利尔斯对这个计划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首先与他成为朋友。

    詹姆斯国王是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儿子。他的童年就是一场噩梦:他的父亲、他母亲最宠信的人、他自己的亲信都被残酷地谋杀了。他的母亲最初被放逐,之后也被处死。詹姆斯年轻时,为了不被怀疑,有段时间一直装成傻子。他讨厌看到剑,也无法忍受别人的争论,哪怕最轻微的争论也让他心慌不安。他的表姐伊丽莎白女王1603年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他便成为英国的国王。

    詹姆斯的身边全是一些聪明伶俐、天性快乐的年轻人,似乎他只喜欢与男孩子们在一起。1612年,他的儿子亨利王子去世,他无法从悲伤中走出。他需要有人帮他走出哀痛,让他忘记不幸,为他的生活重新带来笑声。而当时他的宠臣萨默塞特伯爵已经不再年轻,不再魅力无限,看来正是实施诱惑的最佳时机。于是众谋士开始打着帮助维利尔斯在宫廷中加官进爵的旗号对他言传身教。他们为他提供了华美的服装、绚丽的珠宝,以及金光熠熠的马车等能吸引国王目光的东西。他们教他骑马、击剑、打网球、跳舞,等等。他们甚至还传授给他谈话的技巧——怎样奉承、怎样讲笑话、怎样在合适的时候叹息。幸运的是维利尔斯很聪明,一学就会,而且他天性活泼,没有什么会让他烦闷。同一年这些谋士们设法把他任命为王室司酒侍臣:每天晚上他都要为国王斟酒,这样国王可以近距离看到他。没过几个星期,国王就喜欢上了他:这个男孩似乎渴望关注,渴望柔情,而且这也是他愿意奉献的东西。如果能够教化这个男孩,让他符合自己的品味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谋士们说服维利尔斯与他的未婚妻解除婚约。很快詹姆斯便无法离开维利尔斯了,因为他身上有国王艳慕的品格:纯洁的心灵、轻松活泼的信念。国王任命詹姆斯为侍寝大臣,这样可以使他们有机会单独在一起。更令詹姆斯感到沉迷的是维利尔斯从未提过任何要求,这使得国王更愿意给他恩宠。

    1616年,维利尔斯已经将其他宠臣完全排挤掉了。他成了伯金翰伯爵,成了国王私人顾问团的成员。然而令诸位谋士失望的是,他的特权很快就超过了萨默塞特伯爵。詹姆斯不顾一切地保护他的宠臣,保护这位年轻人的纯洁天性。维利尔斯的喜怒哀乐就是国王的喜怒哀乐——国王完全成了维利尔斯的奴隶。事实上,国王似乎回归了童年,只要维利尔斯一进屋,他就表现得像个孩子。两个人一直没有分开,直到国王1625年去世。

    解读:我们的身上永远都会烙有父母的印记,尽管我们对此并不完全理解,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父母也同样被孩子们影响和诱惑。他们扮演的也许是保护者的角色,然而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他们也吸取了孩子的精神和气质.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期。诱惑他人的最绝妙、最隐蔽的方式是你自己扮成孩子的样子,把对方想象得无比强大,让对方万事都做主宰,对方就会陷入你的诱惑之网,他们会感觉他们毫无畏惧。故意张扬你的不成熟、你的弱小与无助.他们就会被保护者、呵护者的形象所迷惑——这种形象是人在变老之后的一种强烈渴望。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是你在激发热情,是你在迂回制胜。你的纯洁使得他们设法保护你。纯洁是极有诱惑力的,有些人甚至极想成为纯洁的玷污者。激起他们潜在的性渴望,让他们感觉你能满足他们最强烈但是又备受压制的梦想。这样,你就能引导他们堕入你的诱惑陷阱。同时,在你面前,由于你的天真烂漫、快乐无忧,他们有种回归之感,觉得自己回归到了最美妙的童年。

    维利尔斯身上有着许多孩子的天性。你也可以使用些计谋。幸运的是,我们内心都有强烈的孩子气的想法,这些想法很容易爆发,也很容易张扬。比如你可以使你的举止看上去毫不做作,毫无拘束。就像维利尔斯一样,对宠爱永远不去强求。父母更愿意宠爱那些从不提出要求,但是会用行动诱惑的人。对身边的人不做判断,更不去批评,这样你便会让人感觉你很质朴、很纯洁。你要总是表现得幸福无比、快乐欣喜,甚至有些顽皮嬉闹。要特别强调你的弱点,特别张扬你无法控制的事情。记住:多数人都认为童年的时光极为珍贵。令人不解的是,那些对童年时光怀着深深依恋的人,往往有着非常艰辛痛苦的童年。事实上,环境使他们无法拥有孩子般的快乐和率真,所以他们的心从未长大,他们渴望着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童年天堂。詹姆斯一世就是这种类型的人。这种 回归童年”诱惑方法的最佳诱惑对象。

    象征:床

    独自躺在床上,孩子们觉得孤独、可怕、无依无靠。父母的床就在隔壁的房间。那张床那么大,却不许孩子睡在上面。那里的故事不允许孩子知道的。同时给予被诱惑者这两种感觉——无助和越界——就像把他们抱到床上,哄他们入睡。

    逆转

    在“回归”策略中,实施诱惑者要在整个过程中扮演成人的角色。如果要反向思考的话,就是在这一点上要谨慎为之。在诱惑中担当成人的角色不但很罕见,而且并不是件愉快的事。诱惑意味着实现某种梦想。而以成熟的、极富责任心的成人姿态出现,似乎只与责任相关,与梦想则去之千里。另外,一个在与你的关系中总是以成人模样出现的人很难去诱惑。在所有的诱惑中——不论是政治上的、宣传上的还是个人情感上的——对方都必须要回归。唯一的危险是孩子因为厌倦了依靠成人,开始表现得抗拒父母、反对父母。对这一点你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有这种情绪,你不要像父亲或母亲一样,一个人去应对孩子的反叛。

    第18步激发逾矩与越禁的乐趣

    一个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总是有太多的社会制约。这些制约,比如那些最基本的禁令,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而有一些则没那么深的根基,只是代表着礼貌与得体的举止。让对方感觉你在引领他们越过这些界限,这是极富魅力的召唤。人们渴望探究性格中的阴暗面。浪漫之爱并不是指一切都要柔情无限、温情脉脉。向对方暗示出你另一面的自己。你不要在意年龄差距、婚姻誓言、家庭束缚。一旦逾矩的欲望使对方倾心于你,他们就很难停止爱的脚步。带领他们走到他们不敢想象的领域——一起体验共谋和越禁的乐趣,会使你们之间的爱意既深又浓,难分难离。

    失去的自我

    1812年3月,年仅24岁的拜伦发表了他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第一章。这首诗充满了大家熟悉的哥特式意象——荒芜的修道院、纵情声色的故事,以及到神秘东方的旅行——但是使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诗中的主人公既是英雄又是恶人:哈罗德是一个过着邪恶生活,蔑视一切社会习俗的人,然而却总能逃脱惩罚。同时,这首诗的背景不是遥远的异国,而是当时的英国。《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发表立刻引起轰动,成为整个伦敦的谈资。第一版很快销售一空。几天后流言四起:这首关于一个放荡的贵族青年的诗歌,其实就是诗人的自传。

    于是上流社会的中坚人物都急于见到拜伦本人,许多人都在拜伦的伦敦居所留下约见卡。很快拜伦就出现在他们的家中。令大家惊喜万分的是,拜伦比他们想象得还要出众。他俊逸秀美,有着卷曲的头发和天使一般的脸庞。他讲话不多,但每句话都掷地有声。他的声音低沉,似乎有种催眠的力量,而且语调中还透露出一种蔑视一切、目空一切的豪气。他是个跛足,因此当华尔兹的乐曲响起时,他就站在一边,目光深邃而遥远。女人们都开始为拜伦而疯狂。每次遇到拜伦,罗斯贝尔夫人的心跳便剧烈无比,以至于她不得不走开。女人们争相坐在拜伦身边,赢得他的注意,希望被他诱惑。

    卡洛琳·兰姆夫人是威廉·兰姆的妻子,而威廉·兰姆则是声名赫赫的梅尔本的儿子。因此卡洛琳在社交界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可是她的内心深处却毫无幸福可言。年轻时她曾幻想冒险、浪漫和旅行。而她现在则必须按照众人的期望,成为循规蹈矩的年轻妻子,这个角色太不适合她了。卡洛琳夫人是首先读到《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人之一,而深深吸引她的不只是诗歌中的新鲜故事。当她在一次晚宴中看到拜伦被花枝招展的女人们簇拥时,她凝视着他的脸庞,然后悄然走开。她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疯狂,邪恶,危险无比。”她又写道:“那张美丽而苍白的脸就是我的宿命。”

    第二天,令卡洛琳夫人惊讶的是,拜伦前来拜访。很显然他注意到了她的离去,而她的羞涩激起了他的强烈兴趣。他不喜欢那些主动进攻,总在他的左右不肯离去的女人。而且她似乎蔑视一切,就连他的成功也不屑一顾。很快他就每天都到卡洛琳的住处来。他在她的闺房留连,与她的孩子们玩耍,帮她选择参加宴会的服装。她则鼓励他讲他的生活经历:他描述了他残忍的父亲,并说他父亲不合时宜的死亡似乎是家族的诅咒。他还谈到了他曾住过的破败的修道院,以及他到土耳其和希腊的冒险之旅。他的生活真是像恰尔德·哈罗德一样充满哥特情调。

    仅仅几天时间他们就成了情人。之后两人的情形便翻转过来:卡洛琳丝毫没有了女性的矜持,开始不顾一切地追求拜伦。她穿上侍从的服装,偷偷潜入拜伦的马车,给他写激情洋溢的示爱信,四处炫耀他们的关系。她终于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无所顾忌实现她童年时渴望冒险、渴望浪漫的梦想。拜伦开始厌烦她。拜伦一直喜欢惊吓别人,于是就向她坦白他在《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曾经犯下的罪过的本质——那是他在旅行中犯下的同性恋的罪过。拜伦的语言变得残忍,对她冷若冰霜。可这些却令她更加愿意亲近拜伦。她在大街上追随他,搞得流言不断、谣传四起——最后她的家人把她送到了国外,以避免更难听的流言飞语。在拜伦向她绝然地表明要中断关系之后,她陷入疯狂无法自拔,这种疯狂与痛苦经年不减。

    1813年,拜伦的一个老朋友詹姆斯·威伯斯特邀请拜伦到他的乡下庄园小住。威伯斯特的妻子弗郎西斯夫人年轻美丽。他当然深知拜伦诱惑者的赫赫声名,但她的妻子沉静而忠贞,当然能够抵御拜伦这样的浪子的诱惑。让威伯斯特感到轻松的是,拜伦极少同弗郎西斯讲话,弗郎西斯似乎对拜伦也毫无兴趣。可是几天后,弗郎西斯却想方设法与拜伦单独在弹子房相见。她在弹子房问了拜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对这份爱毫无察觉,那么这个女人怎样让他知道呢?拜伦在纸上匆匆写就一个非常放肆大胆的回答,令弗郎西斯面红耳赤。不久之后拜伦又邀请夫妻二人到他那座破败而狼藉的修道院小住。在那里,端庄而高贵的弗郎西斯发现拜伦用人头骨当酒杯盛酒喝。他们二人在修道院的一个秘密房间内呆到深夜,整个晚上都用来读诗和接吻。似乎跟拜伦在一起时,弗郎西斯夫人太急于品尝越轨的味道。

    同一年,拜伦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因为丈夫陷人金钱危机,到伦敦躲避。拜伦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奥古斯塔了。他们两个人从外表上看非常相似——同样俊美的脸庞,同样迷人的风度。事实上,奥古斯塔就是一个“女拜伦”。而拜伦对待她则超越了姐弟之爱。他带她到剧院,去跳舞,带她到自己家中。他对待她亲密无间的态度很快得到她的回报。事实上,拜伦对奥古斯塔的温柔情怀很快就变成肉体之爱。奥古斯塔本是个忠贞的妻子,也是3个孩子的母亲,然而她却无法抗拒同父异母弟弟的大胆追求。她又能怎么办呢?他激起了她心中难以名状的激情,这种激情在任何男人,包括她丈夫身上她都从未体会过。对于拜伦来说,他与奥古斯塔之间的关系是他一生最致命、最根本的罪孽。很快他就在给朋友的信中,公开地坦承这一切。事实上,他对朋友们震惊无比的反应感到很开心,而他的长篇叙事诗《阿比多的新娘》就是以兄妹乱伦为主题的。有关拜伦与奥古斯塔关系的谣言四起,而奥古斯塔这时却怀孕了。上流社会开始驱逐拜伦——女人却比从前更加狂热地钟情于他,他的诗作也比从前更受欢迎。

    安娜贝拉·米班柯,也是卡洛琳夫人的表妹,是在1812年初遇到拜伦的,那时拜伦在伦敦极受推崇和敬仰。安娜贝拉严肃沉静,非常务实,她的兴趣在科学与宗教上。可是拜伦身上的某种东西很吸引她。拜伦似乎对她也有情有意。他们两人不但成为朋友,而且让她不解的是,拜伦对她还存着另一份情感,在情感浓烈时拜伦甚至向她求婚。当时正是拜伦与卡洛琳夫人的传言不断之时,因此安娜贝拉没把拜伦的求婚当真。后来的几个月中,她虽与拜伦没有交往,却丝毫没中断对拜伦的关注,她也听到了有关拜伦乱伦的谣言。然而在1813年,她在给姑母的信中说:“我认为与他相识相知是件令人激动的事,我愿意冒着被称为‘荡妇’的危险享受与他交往的乐趣。”当她读到拜伦的新诗时,她写道:“他对‘爱’的描写几乎使我陷入爱情。”她对拜伦越来越沉迷,而她的迷恋也传到拜伦的耳中。他们又恢复了朋友关系。1814年,他再次向她求婚,这一次她接受了。拜伦是一个堕落天使,而她则是他的拯救者。

    而事实上他们的婚姻并非如此。拜伦曾希望婚姻生活会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婚礼一过他就意识到这是个错误。他对安娜贝拉说:“你会发现你嫁给了一个魔鬼。”仅仅几年时间,他们的婚姻就破裂了。

    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再也没有回来。他在意大利逗留了一段时间。在意大利,无人不晓他的故事——他的风流情事、他的乱伦、他对情人的残忍。可是不管他走到哪里,意大利的女人们,尤其是那些已婚的贵妇,都追随着他,并信誓旦旦地表明她们已做好准备,甘愿做他的下一任牺牲者。事实上,女人们成了进攻者。正如拜伦对诗人雪莱所说:“没有人像我这样不幸,我一直是要死里逃生——自特洛伊战争以来,没人像我这样被人狂热地抢夺过。”

    解读:在拜伦那个时期,女人们都渴望扮演与社会期待完全不同的角色。社会期望她们典雅端庄,贞洁良善。只有男人能为自己的冲动找到发泄的途径。社会对女人的层层压制也许正透露出人们对女性内心更加放纵不羁的本性的恐惧。

    由于那时候的女人们感到压抑,感到不安,于是热衷于读哥特式的小说和浪漫传奇。在那些故事中,女人们敢于冒险,像男人一样敢爱敢恨,善恶交织。这样的书籍促使女人萌发了反叛意识。像卡洛琳那样的女人就把童年时的梦幻生活演绎得有些过分,而适当的发泄在某种程度上却是被许可的。拜伦就在这个恰当的时候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成为了点燃女性久被压抑欲望的导火索。跟拜伦在一起,妇人们可以逾越社会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条条框框。对一些人来说,这种诱惑就是通奸,而对其他人来说,则是浪漫的反叛,或是丢掉理性生活、抛弃雅致外表的机会。(改造他的欲望只是用来掩盖事实而已——事实就是渴望被拜伦的绝尘风采完全左右。)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逾矩的快感,这种快感绝不是表面的诱惑。只要你与拜伦在一起,他就会带你走得很远,完全超过你的想象或期待,因为拜伦眼里从来没有“界限”二字。女人们不仅仅是爱上他,而是甘愿让他颠覆她们的生命,甚至让他把她们毁掉。她们宁愿接受被毁掉的命运,也不愿被禁锢在安全而乏味的婚姻中。

    从某些方面看,19世纪早期的女性状况在21世纪初已经变成了普遍的存在。让男人发泄邪恶情感的出口——战争、肮脏的政治交易、情人、留情于交际花——都已成为历史。今天不仅仅是女人,男人也需要举止彬彬有礼,行事循规蹈矩。很多人都感觉这些标准很难做到。孩提时的我们大可宣泄性格中的阴暗面,这种阴暗面是所有人都有的性格特点。可是在社会的压制下,我们渐渐地把性格中渴望放纵、渴望反叛、渴望倒行逆施的特点压制下去。为了适应社会,我们学会掩盖性格中的阴暗面,因此也就感觉失去了自己。彬彬有礼的外表埋葬了我们本真的自我。

    成年后,我们心中涌动着找回失去的自我的暗流。我们希望自己更加大胆放纵,少些被人尊敬的优雅礼让,找回我们心中孩子气的愿望。于是我们被那些成年后依然故我的人吸引,尽管因此与邪恶或毁灭相联也在所不惜。你要像拜伦一样,成为点燃人们欲望的导火索。然而你必须学会控制好人们的潜在欲望,要学会有技巧地运用它。因为逾矩的光环,你能把对方吸引到你的魅力之网中。但是不要过于渲染其中的危险,否则会把对方吓跑。一旦你觉得对方已经深陷在你的魔咒中,你就要撒开僵绳。如果对方开始模仿你,就像卡洛琳夫人模仿拜伦一样,你就可以更进一步——无论如何要让爱情中夹杂残忍,让他们陷入罪孽和罪行,或是产生越禁之举。让失去的自我在他们心中放纵,他们的这种失去的自我表现得越放肆,就意味着你对他们的诱惑越深。半途而废只能使你的魔咒失去力量,让人们警醒。因此你要全力以赴,尽力而为。

    低贱卑微对任何人都有吸引力。

    诱惑要点 ——歌德

    社会和文化的存在离不开制约——这种行为可以接受,而那种却不行。这些制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但制约总是存在。标新立异就意味着自然的无序和混乱,这是我们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然而我们又非常奇怪:一旦任何制约强加在我们身上,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我们都会立刻产生疑虑。一些人就想逾越界限,探索被禁的世界。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我们绝不能到树林中的某个地方去,那里就会成为我们日夜渴望探知一二的地方。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变得文雅有礼、谦卑恭顺,于是越来越多的限制妨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里,不要把文雅与幸福相混淆。文雅掩盖了我们的困惑与失落,掩盖了不得不做的妥协。我们怎样才能在不招致惩罚与排斥的情况下,探索我们个性中阴暗的一面?这种想法常常潜入我们的梦中。有时我们醒来时会感到深深的负罪感.因为在梦中我们参与了谋杀,或者有越轨行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直到我们完全清醒过来,明白这一切只是做梦,除我们之外无人知晓这些隐秘的罪行,我们的心才稍稍平静。可是如果你能给别人这样的机会,让别人感到只要与你在一起,他们就能探索那些从未被社会接受的黑暗领域,做出从未被高雅文化接受的邪恶行为,那么,他们就能借助你发泄自己心中最隐秘的个性与私欲。这样,你就打造了最深厚、最强大的诱惑基础。

    你要做的绝不是用若隐若现的梦幻逗弄对方。让对方震惊、能充分诱惑对方的力量来自于能给予对方的真实体验。像拜伦一样,你要在特定的时刻强迫对方走得更远。如果他们头脑清醒、思维清晰地跟随你,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恐惧,产生犹疑。只有当他们对你完全沉迷,发现你的魅力无法抵挡,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地跟着你,直到发现他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约束与限制中,因为他们已经随你逾越了太多界限。人的本性是渴求更多,但却不知何时停止渴求的脚步。你可以决定他们何时停下来。

    当人们意识到有些东西是被禁止的,他们的心中就会对其唤起强烈的渴望。这就使得已婚的男人和女人成为诱惑对象的首选——对方越是被禁止交往,得到对方的欲望就越强烈。乔治·维利尔斯,即伯金翰伯爵随后又深得詹姆斯的儿子查尔斯一世的专宠。他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1625年,在到法国访问的时候,他遇到了美丽的安娜女王,并且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可这种爱情是绝不可能的,因为安娜是敌对国的女王。他可以拥有除安娜以外世界上其他的女人,然而正是这种禁令使得他对女王的欲望如烈火般炙热。最终他忘情地要当众亲吻女王,并因此使他自己和他的国家蒙羞。

    禁忌意味着诱惑,凡是被禁止的,都是被强烈渴望的,因此你就要设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禁果。最惹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行为举止中都流露出你阴暗甚或是狂放不羁的一面。理论上讲你似乎是人们躲避的对象,而实际上你的魅力令人无法抗拒。演员埃尔罗·弗林就散发着这种吸引力。他像拜伦一样,从来都不用追求别人,而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对象。弗林长得俊美脱俗,可同时还具有另外的特性:一种显而易见的犯罪倾向。在他狂放不羁的青年时代,一切阴暗隐蔽的恶事都曾做过。1950年,他被控强奸,尽管他被判无罪,但这个控诉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可是他却因此更受女人欢迎。张扬你的阴暗特性,你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因为对方与你在一起是想逾越限制,做一些被社会和同仁不能接受的放纵之事。这是许多人愿意上钩的根本原因。

    一旦对方被你的越禁之举所吸引,就鼓励对方大胆地与你一起品尝越禁的滋味。每种挑战都极富诱惑性。要慢慢提高挑战的等级,只有在对方表现得已完全屈从于你的时候,你才可以加快速度。一旦对方中了你的魔咒,他们根本就注意不到你把他们带到了怎样的困境之中。

    每个宗教、每种价值体系都有阴暗的一面,在这片阴影的王国里一切都是被明令禁止的。挑逗对方,让他们享受逾越禁区的乐趣。这些禁令通常都是外在力量强加给人的,只是作用于人的情感表象而已。

    20世纪最具诱惑力的男子当属鲁道夫·瓦伦蒂诺,他也被称为“危险男人”。他对女人的魅力是双重的:一方面他温柔体贴,另一方面又透着一丝残忍。他随时都可能变得无比大胆,似乎忘记了一切危险,有时还会显现出暴力倾向。摄影棚也把他这种双重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有报道说他曾虐待妻子,他们就立刻以这个故事为材料拍成电影。男性的刚武与女子的柔媚相结合,残暴与温存相交融,总让人感觉逾矩越轨、魅力独具。人们普遍认为爱情当是荡漾柔情与体贴,而事实上爱情也让人产生暴力与毁灭的情愫。而爱情中的暴力因素,那种打破常规与理性束缚的倾向,正是吸引我们的魅力所在。在你温柔的关注与体贴中,掺人残酷的味道,展示爱的罗曼蒂克中暴力的魔力。这一招在对方完全被你掌控的诱惑后期尤其有效。路·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对男人时而表现得风情万种,时而又冷若冰霜、斥责苛求,残酷程度非同一般。而她的残忍却只是让对方更加迷恋、更加疯狂。受虐倾向就是逾越禁区的一种表现。

    你的诱惑越让人感觉不合传统、不合法规,就越让人觉得魅力无穷。让对手感觉他们在犯下某种罪行,与你一同体验犯罪的感觉。在公众场合故意制造一些只有你们两个能够理解,而旁人无从知晓的暗号。也许是只言片语,也许是暖昧的眼神,总之只有你们可以明白,那是你们之间的秘密。拜伦对弗郎西斯夫人的诱惑魔力就与她丈夫近在咫尺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当她丈夫就在身边时,她在胸脯中暗藏一封送给拜伦的情书。《诱惑者日记》中的主人公乔尼斯要给他的诱惑对象,年轻的考迪利亚传送消息。当时他们两人都在参加一个晚宴。她不能让其他客人看出来是他在暗传情意,因为一旦别人有所觉察她就得费尽口舌解释:而他则要从对大家的讲话中透露出唯有她能领会的深意,因为那些话与他曾写过的情书中的内容相关。这一切都为他们的风流韵事增添了情趣和味道,因为他们在体验共同的秘密,甚至是一种犯罪的快感。当众表现这种紧张的情感是很关键的策略,因为双方同谋共举对抗整个外部世界的感觉无比刺激。

    在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传说中,这对举世闻名的恋人的爱达到了幸福与快乐的顶点,恰恰是因为他们打破了禁令。伊索尔德已经与马克王订婚,很快她就会成婚。特里斯坦则是马克王的忠诚辅臣,更是个勇敢的武士,马克王的年龄却老得足以作他的父亲。整个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把新娘从父亲身边偷走。这部传奇代表的是西方世界的爱情观,因此这个故事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实这个爱情故事的主题就是如果没有困难和险阻,没有逾矩的快乐,爱情就是脆弱的,是毫无价值的。

    人们努力使私生活摆脱束缚,使一切变得更加自由开放。在当今世界这样的氛围中,诱惑却变得更加困难,也更缺乏刺激。在诱惑中还是要重新强调逾矩和犯禁的感觉,哪怕这种感觉仅仅是心理上的或者是梦想中的。在诱惑取得完满的成功之前,必须要有困难去克服,有社会规范去嘲弄,有法律法规去打破。似乎在一个宽容的社会中,制约越来越少,那就去寻找制约和束缚。你总会找到一些限制,比如神圣的威吓、行为的准则——激发人逾矩与越禁的方法无穷无尽。

    象征:森林

    大人们告诉孩子不准到森林里去,只能在家园附近的安全地带玩耍。森林里没有法规,只有无尽的荒野,还有野生的动物,甚至还有罪犯。然而探索的欲望、黑暗的诱惑,以及被禁止的事实都是无法抗拒的魅力。一旦走进森林,便只想着向前、再向前,永不回头。

    逆转

    越禁的反向思考自然是中规守矩,谨言慎行。这只适用于那些不温不火的诱惑。并不是说只有邪恶与放纵的行为才有诱惑力,善良、慈悲,以及崇高精神的光环同样极有吸引力,因为这些也都是罕见的品质。不过要注意到其实两种情况的本质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善良、慈悲或崇高的程度仅仅局限在社会普遍认同的范围之内,那么他的诱惑力非常弱。不过如果这些特点发展到极致.比如甘地,那么这都将深深地吸引我们。他们不只在张扬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他们是摒弃了一切个人的物质享乐,克己苦修,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同样超越了大众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同样逾越了界限,因为如果一个人达到如此崇高的程度,社会根本无法去界定。在诱惑中,视规矩、界限为圭臬是绝对没有任何魅力可言的。

    第19步精神引诱

    每个人都有疑虑和不安——关于他们的身体、他们的自我价值。如果你的诱惑只针对肉体展开,你就会激起对方的疑虑,让对方羞赧难当。相反,如果你能让对方关注更崇高、更圣洁的东西,他们就能不知不觉地走出焦虑,比如让对方体验宗教的虔诚,欣赏艺术的高雅,或是沉迷于超自然的神秘之事。要张扬你的神圣特性:对凡俗的事情表现出不屑,谈论星座、命运,或是任何把你们神秘地联结在一起的力量。对方迷失在精神的迷雾中,会感觉神思飘忽,无拘无束。随后,让对方感觉性爱似乎也只是精神联姻的必然结果,而性爱又能大大加深诱惑的程度。

    崇拜的对象

    丽亚娜.德.普吉是19世纪90年代法国巴黎首屈一指的交际花。她有着曼妙身材,是一个刚柔相济的尤物,欧洲最富有的男人都竞相得到她。可是没过几年,她却对一切感到非常厌倦。“多么枯燥乏味的生活,”她给一个朋友写道,“总是同样的过程:到树林里,然后赛马,然后换衣,然后是结束乏味的一天,然后是晚餐!”最令这个交际花感到厌烦的是男性崇拜者关切的目光——他们都想独占花魁。

    1899年春的一天,丽亚娜坐着敞篷马车穿过布劳涅森林。像往常一样,在她经过时男人们都向她脱帽致敬。而人群中的一位敬慕者引起了她的注意:一个有着一头长长金发的年轻女子在深切而充满敬意地凝视她。丽亚娜朝那位女子笑了笑.那女人也微笑着鞠躬还礼。

    几天后丽亚娜开始不断收到一位23岁的名叫娜塔莉·巴涅的美国人送来的卡片和鲜花。这位娜塔莉·巴涅称自己就是那天在布劳涅森林与她相视而笑的仰慕者。丽亚娜向娜塔莉发出邀请,不过为了寻开心,她决定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丽亚娜让朋友代替她靠在闺房的床上,房间内一片昏暗,她自己则躲在屏风后面。娜塔莉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到来。她穿着佛罗伦萨男侍的服装,手拿一大束鲜花。她单膝跪倒在床前,盛赞丽亚娜的美丽,把她比作画中美人。就在这时,她听到一阵笑声——她急忙站起来,意识到别人在开她的玩笑。她立刻面红耳赤,夺门而出。丽亚娜急忙从屏风后面现身,娜塔莉出言刻薄:你这位交际花有着天使一样的脸庞,不过你的精神境界却与天使去之千里。丽亚娜深感懊悔,于是对她悄声耳语道:“明天早晨再来吧,那时只有我自己。”

    第二天娜塔莉又出现了,还穿着同样的衣服,她聪慧机敏,兴致高昂,丽亚娜感到非常轻松,于是邀请她陪自己进行清晨的一系列程序——精心地化妆,选择服装.佩戴珠宝首饰,一切准备完毕后才能充满信心地出门。娜塔莉恭敬而虔诚地看着这一切,并说她尊崇美丽,而丽亚娜是她见过的最美的女人。她扮成男侍的样子,一直陪同丽亚娜到了马车前,躬身为她开门,还陪伴她像往常一样穿过布劳涅森林。两人一到了公园,娜塔莉便设法摆脱了那些脱帽致意的男人们的视线,单膝跪在丽亚娜面前。她给丽亚娜朗读自己专门为她创作的诗歌,并告诉这位交际花,她认为把丽亚娜从身陷其中的肮脏生涯中解救出来是自己的职责。

    当天晚上,娜塔莉带她到剧院去看莎拉·伯恩哈特主演的“哈姆雷特”。幕间休息时,她告诉丽亚娜她与哈姆雷特有着同样的个性——对崇高的渴望,对暴政的仇恨——而对她来说,所谓暴政就是男人对女人的专治。接下来的日子里,丽亚娜总能定期收到娜塔莉的鲜花,还用电报发来专门赞颂她的诗歌。渐渐地,崇拜的语言以及敬慕的眼神变成了肉体的接触。几天后,整个巴黎都知道丽亚娜有了新的情人:娜塔莉·巴涅。

    丽亚娜并没有试图遮掩她新的恋情,反而发表了一部小说《田园恋歌》,小说详细叙述了娜塔莉与她之间恋情的方方面面。她把与娜塔莉的关系描述为一种神秘的体验。即使在她生命的最后,她还认为她们之间的恋情是最真切、最深厚的。

    勒内·维维安是位年轻的英国女人,她来到巴黎一是为了写诗,二是为了逃避她父亲为她安排的婚姻。勒内每日被死亡的念头所困,她感到她的生命是一个错误,因此心中怀着深深的自怨自艾。1900年时,勒内在一家剧院里碰到娜塔莉。她慈爱的眼睛令勒内禁锢的心灵融化,于是她开始给娜塔莉写诗,而娜塔莉也以诗相和。她们很快成为好朋友。勒内坦白说她曾经与另一位女人有过很深的交往,但是却依然停留在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的层面——因为肉体的接触令她感到恶心。娜塔莉则给她讲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故事,告诉她萨福很推崇女人之间的爱恋,因为这才是唯一纯洁而干净的爱情。一天晚上,勒内由于受到她们之间谈话的激励,便邀请娜塔莉到她的住所去。勒内早已把她的公寓改造成了一问礼拜堂。屋子里放满了蜡烛,还堆积着白色的百合。在勒内眼里,白百合就是娜塔莉的象征。那天夜里两个女人成为情人。很快她们就住到一起。不过后来勒内意识到娜塔莉不可能对她忠贞,于是她由爱生恨。她断绝了彼此的关系,并发誓永远不再见她。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娜塔莉给她写信、写诗,一切都无法动摇勒内的决心。勒内打算与她一刀两断。可是有一天在看戏时,娜塔莉坐在勒内的旁边,递给她一首专门为她创作的诗歌。娜塔莉为她过去的不忠道歉,而且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请求:她们两人可以到希腊的莱斯博斯岛,即萨福的故乡去旅行。只有在那里她们的心灵、她们的关系才能得到净化。勒内无法拒绝这个邀请。在岛上她们追寻着女诗人的步伐,想象着自己也回到了古希腊那无拘无束的、纯洁的日子。在勒内看来,似乎娜塔莉就成了萨福。当她们最后回到巴黎时,勒内在给娜塔莉的信中说:“我那一头美丽金发的塞壬,我不希望你变成凡俗平庸的人„„我希望你永远特立独行,因为正是你独特的魅力使我神魂颠倒。”直到勒内于1909年去世,她们的恋情才宣告结束。

    解读:丽亚娜和勒内心中都承受着同样的苦恼:她们都太关注自我,对自己的情况过于敏感。对丽亚娜来说,这种苦恼的根源是男人们对她的身体时刻不停的关注与渴望。她无法逃离男人们的目光,而这种目光像瘟疫一样让她心思沉重。勒内则对自身的问题考虑得太多——她对自己同性恋倾向的压抑、对死亡的担忧。她觉得自己的内心被自怨自艾所侵蚀。

    另一方面,娜塔莉则是一个心情轻松、活泼乐观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非常关注,非常珍视。因她诱惑而生的恋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她诱使对方走出封闭的自我,让她们的注意力转向美、转向诗歌、转向纯洁的萨福式爱情。她邀请她的女人参加一种崇拜仪式,让她们崇拜那些崇高庄严的事物。为了提高这种崇拜仪式的情感效应,她引导她们在仪式中寻求升华:她们彼此用新的名字称呼对方,每日将诗通过电报发送给对方,她们还身着盛装,到圣地进行神圣的旅行。有两件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是女人们会把体验到的这种神圣情感转移到娜塔莉身上,最终觉得娜塔莉就像她们所崇拜的圣人那样崇高、那样美丽;二是这些人愉快地进入精神的王国,把现实生活中那些苦恼和沉重感完全抛掉,再也不用为她们的身体、她们的自我、她们的身份担忧。她们对性角色的压抑也会随之消散。

    宗教是生存的抚慰剂,因为宗教可以使我们走出狭窄的自我,使我们与更高、更神圣的事物相联。当我们思考我们所崇拜的对象(上帝、自然)时,我们的重负便飘然逝去。远离俗世,体会轻松与快乐的感觉非常美妙。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肉体上的诱惑者会激起对方的警觉不安,甚至引起对方隐隐的厌恶。因此一定要将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要让对方崇拜世界上更美丽的事物。人们非常愿意有信仰。同时再引入一些仪式。如果你能使自己与你崇拜的物体产生相似的感觉——你也是那样自然、唯美、高贵、崇高——那么对方就会转而崇拜你。当你使对方完全丢掉了自我、忘记了个体之后,你就可以公然表达你的欲望。从精神狂喜到性爱狂喜只有一步之遥。

    回来带上我,快,快带我离开这里到远方去。用神圣的爱的火焰将我净化,我拒绝那动物性的欲求。你是那么纯洁,充满灵性,当你感到灵性的光辉,请助我离开这凡身肉体。

    诱惑要点 一一丽亚娜·德·普吉

    宗教是人类创造的最具诱惑力的体系。死亡是我们最大的恐惧,宗教则给我们不朽的幻觉,告诉我们灵魂

    会永生不灭。当我们想到人类不过是巨大而无情的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时,内心便会感到恐惧。宗教则使整个宇宙充满人性,使我们感到自己的价值,感到爱意充满人间。

    若要别人陷入你的诱惑之网,当用快乐作诱饵。然而不管是多么聪明的诱惑者,对方的思想深处都会了解你的终极目的,你无非是要享受肉体之乐。你也可能认为对方在放纵情感,一心追求感官享乐。许多人都对我们那种动物性的欲望感到莫名的不安,这种不安令我们痛苦不堪。假如你不能正确处理这种不安,那么你的诱惑即使能获得短暂的成功,也只是停留在情感的表象,或是很快无疾而终。因此,应该像娜塔莉·巴涅一样,设法捕获对方的灵魂,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深刻而又持久的诱惑。通过精神之爱引导对方进入你的诱惑之网,让性爱也蒙上崇高超凡的色彩。精神之爱可以掩饰你的控制欲望,让对方感觉你们的关系超越时空,同时在对方心中打造出幻想与狂喜的空间。要记住,诱惑本是精神层面的活动,而令精神愉悦与沉醉的莫过于宗教、精神之爱,以及超越自然的秘密。

    在诱惑中使用艺术有两种方式:一是以赞颂对方为目的,自己创作艺术品。娜塔莉·巴涅创作诗歌,并以源源不断的诗歌征服对方的心。毕加索对女人的吸引力一半源于女人们渴望通过他的画得以永生——正如罗马古语所说:生命短暂,艺术永恒。就算你的爱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幻梦,只要用艺术品加以表现,就会使短暂的爱情具有永生的魔力。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艺术使你的恋情显得高尚,使你的诱惑蒙上崇高的光芒。娜塔莉带她的女人到剧院、歌剧院和博物馆,到那些充满厚重的历史气氛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你的灵魂会随着历史上的崇高思想而波动。当然你应该避开那些平庸或粗俗的艺术品,因为这样的艺术品反倒会使对方怀疑你的动机。你也可以选用当下流行的戏剧、电影和书籍,粗糙一些也未尝不可,只要里面包含着高尚的内容,蕴含着正义的事业便足以致用。你要时刻谨记你的目的是向对方实施精神诱惑。如果对方品味平庸,愤世嫉俗,那么异教思想或艺术的魅力就会超越神秘事物或宗教虔诚的影响。

    将精神的高尚与性爱的曼妙相结合,将高贵与低俗相结合,产生的诱惑力无人能敌。因此,当你谈论精神话题的时候,你的眼神与身体要同时做出性的暗示。如果你能让诱惑的终极目的看上去只是一种精神体验,那么你就能提升肉体的快乐,打造出既深且久的诱惑效果。

    象征:星空中的星辰

    空中的星辰是崇高与神圣的象征,是我们长久以来崇拜的对象。凝视它们的一时候,我们的心暂时脱离凡俗的尘世,感到烦恼皆空的轻松。让对方的心灵飞升到星辰的高度,他们就注意不到尘世发生的一切。

    逆转让对方感到你的爱既非昙花一现,更非蜻蜓点水,他们才会更加依恋你。可有些人却对这种深沉的爱恋感到焦虑,他们害怕长久的约定,害怕两人长相厮守,害怕失去自由的天空。因此你的精神诱惑千万不能向这方面发展。把目光放在遥远的未来,会让对方隐隐觉得自由受限,你只需要诱惑他们,却不必做出婚姻的承诺。你要做的是让对方在此时此刻忘却自我,就在当下体验你超越时空的爱恋。宗教的狂喜也仅仅是关注迷恋的深度,而非时间的广度。

    卡萨诺瓦在诱惑中经常使用精神引诱——超自然的秘密,或是任何能够激发高尚情怀的事物。当他与女人缠绵相恋时,女人会感觉他会为她付出一切,而对她不是单纯的利用,更不会轻易将她抛弃。可是她也深知当一切该结束的时候,他便会掉上几滴眼泪,送上一件华美的礼物,然后静静地离开。而这正是许多女人需要的——暂时摆脱枯燥乏味的婚姻、抑郁烦闷的家庭生活。有时候,那种转瞬即逝的快乐才更令我们珍视。

    第20步痛与乐交织

    诱惑中最大的错误是表现得过于完美。开始的时候,你的善良或许很有魅力,但很快就会让人感觉单调乏味。你总是尽力取悦对方,似乎你被不安所困。因此不要试图用美德融化对方,要让对方品尝痛苦的滋味,先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将对方吸引,然后转变策略,突然表现出冷漠无情的样子,让对方咀嚼不安与内疚。你甚至表现出一刀两断的姿态.让对方陷入空虚与哀痛,这样你才有更大的控制空间——之后再次接近对方,表示歉意,像从前一样温柔有加,对方就会拜倒在你的脚下。你打造的情感低谷越低,情感的爆发就越热烈。情色魅力当以营造恐惧为前提。

    刻薄与和善交替

    1972年,亨利·基辛格接到意大利著名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的采访申请。基辛格很少接受采访。他读过法拉奇采访北越将军的文章,感到文章颇有新意,很富建设性。看来她对越南战争颇有见识,也许他能从她过人的头脑中探出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于是他要求在正式采访前见个面,为正式采访做好准备。他想用不同的话题为难她一下,如果她的确机敏,能通过他的测试,那么他就接受她的专访。他们见面了,他对她印象极为深刻:她的确聪明过人——言辞犀利,不好对付。要是能战胜她,证明他比她还要犀利敏锐,那不失为乐事一桩。于是他同意几天后接受她短暂的采访。

    让基辛格恼怒的是,法拉奇第一个问题就问他是否对与北越之间的和平谈判的缓慢进程感到失望。他不想讨论谈判的问题——他在之前的会面中已经明确指出了。可她却一直沿着这个问题追问。他有些生气了。“够了,”他说,“我不想就越南问题谈过多看法。”尽管她并没有立即放弃这个话题,但是接下来的问题还是温和多了:对于南越、北越的领导人,他有什么个人感受呢?他依然想回避这个问题:“我不是感情用事的人。感情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她又开始谈论更宏大的哲学问题——战争、和平。她称赞他在与中国展开外交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基辛格不知不觉开始敞开心扉。他谈到在处理越南问题上的痛苦,以及掌握权力的快乐。然而令人措手不及的是,那些严苛的问题又回来了——他是不是像很多人猜测的那样,只是尼克松的传声筒而已?她的问题就这样忽而刻薄,忽而和善,忽而招惹,忽而奉承。他原本的目的是在不泄露自己的情况下,从她那里挖掘信息。可是采访的结果却是,她什么也没透露,而他却泄露了许多给他带来麻烦、让他难堪的观点——比如说他认为女人只是玩物而已,比如说他认为他很受公众欢迎,因为人们把他看成是一个孤独的牛仔、一个赤手空拳打天下的英雄。当这篇采访稿发表时,尼克松气得脸色发紫。

    1973年,伊朗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同意接受法拉奇的采访。他知道怎么对付新闻界——不做承诺,不谈具体事件,表现得坚定,但却不失礼貌。他用这种方法应付了数千次访问,从未失败过。法拉奇从私人话题展开访谈。她问他身为国王有什么感受,身为暗杀的对象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伊朗王脸上总显得有些忧伤。他谈起了身居显位的沉重压力,以及他心中的痛苦与孤独。似乎谈谈身为一国之君的烦恼是件很轻松的事。他讲话时,法拉奇很少说话,她的沉默引导着他不停地倾诉。然而突然之间她却转换了话题:他与第二任妻子之间的关系是否不太融洽?这个问题肯定会刺痛他,这是个令人难堪的话题,巴列维显然是生气了。他试图改变话题,可她却一再提及。为什么要在妻子与女人身上浪费时间,他说。然后他就开始忘乎所以地大谈女人——女人们没有创造力,女人们都很残忍。法拉奇不依不饶:他一直有独裁倾向,他的国家缺乏基本的自由。法拉奇本人的书就在政府的黑名单上。谈到这些,伊朗王显然感到有些吃惊——他面前坐着的也许就是个想颠覆他的作家。可是随后她的语调却柔缓下来,提及了许多他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样策略的再次运用:他一放松下来,她就用尖锐的问题将他击晕;当他心生愤懑时,她就使气氛变得轻松。像基辛格一样,他发现自己忘乎所以地大谈自己,谈到的内容也足够让他今后痛悔不已,比如说他谈及自己要上涨油价的意图。他渐渐被她的魔咒所捕获,甚至开始与她调情。“尽管你在我们当局的黑名单上,”在采访结束之际他说,“我会把你放在我心中的白名单上。”

    解读:法拉奇的采访对象大都是位高权重的领导人,不论男女都有着极强的、膨胀的控制欲望,而且对个人的难堪与苦恼决不会轻易透露。这就使她和被采访者之间成为矛盾体,因为她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敞开心扉——让他们感情用事,让他们失控畅谈。传统的诱惑方法,即用魅力吸引对方,用美言奉承对方都毫无效果,因为这样的话会让他们一眼看穿你的动机。法拉奇就以情感为突破口,刻薄与和善的问题相交替。她会提出非常残忍的问题,触动对方心中最深的焦虑,让对方涌动情感的暗流,防范之心大增。可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有种东西开始激荡——那就是向法拉奇证明,她不该这样含沙射影地批评他们。于是他们不知不觉地想取悦她,让她喜欢自己。随后她就改变语气,含蓄地赞扬他们,他们就感觉他们已经把她争取过来,于是就敞开了心扉。在自己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他们已经摆脱了情感的缰绳,忘乎所以地畅谈了。

    在社交场合我们都戴着面具,总是时刻防范他人。毕竟,透露真情实感是件尴尬事。作为诱惑者你必须找到削弱对方防范之心的方法。魅惑之人的细心体贴与甜言蜜语也许有效,尤其对于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而言,但是却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奏效,而且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征服那些很难相处、很难接近的人,最好是运用刻薄与和善交替的方法。表现得刻薄尖锐,你会激起对方内心的紧张——对方也许会因你伤心,但他们却会不断反问自己一些问题。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让你如此恼火?然后你再表现得和善温柔,他们就会感到轻松,但内心还是担忧不知什么时候又会惹恼你。使用这种方法你会让对方反复掂量,忧思难安——害怕你的刻薄,渴望你的和善。你的和善与刻薄不能过于明显和张扬:间接的刺痛和婉转的赞扬是最好的选择。你要表现得像一位精神治疗师:言语如刀,刻薄而尖锐地指出对方潜意识中的真实动机。然后坐下来认真聆听。你的沉默会引导对方坦白一些难言之隐。不时地美言几句。使你的判断更有影响力,那么对方就会像忠实的狗一样竭力逢迎你。

    爱是一朵昂贵的花,只有在危险的悬崖之巅才能采到。

    诱惑要点——司汤达

    每个人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讲究礼仪。很早我们就学会不要告诉别人我们对他们的真实看法;我们因他们的笑话而乐,对他们的经历与困难表示关心。这是与他人和平共处的唯一方法。最后一切成了一种习惯,即使在一些不必要的场合我们也表现得彬彬有礼。我们总想取悦别人,不要伤害别人,避免不和与冲突。

    然而,在诱惑中,彬彬有礼或许能在最初的时候吸引住对方,但这种吸引力会很快消失。太有礼貌其实只会把对方从你身边推开。如果你要实施诱惑,那么首先就要激起紧张情绪。没有紧张,没有焦虑和悬念,就没有情感的释放,也就没有真正的快乐与欢愉。在对方心中激起紧张情绪是你的任务,完美的诱惑需要有重量的、深厚强烈的情感动荡。因此要抛弃避免冲突与矛盾的错误习惯。事实上在任何情况下这种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很多时候,你表现得优雅正派并不是因为你本性如此,而是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自己不受欢迎。战胜这些恐惧,你就会突然多了许多选择——你有制造痛苦的自由,然后再施展魔力消除它。这样,你的诱惑力便会以几何倍数增长。

    你伤害别人感情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的痛苦程度远比你想象得要小得多。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都急于体验新事物。我们渴望感情,哪怕不是带来愉悦的感情。你带给对方的痛苦也就会因此受到对方的欢迎,因为这种感觉让他感到活生生的生命力。他们总是在抱怨,也习惯了被别人捉弄和伤害。结果是,一旦你用快乐代替了痛苦,他们就会立刻原谅你。激起对方的嫉妒,让他们感到不安,当最后你向他们证实你真的更喜欢他们,而对情敌不屑一顾时,他们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记住:让对方厌倦乏味比让对方恼怒愤恨更危险。与相敬如宾相比,伤害对方、折磨对方令对方更深地依恋你。先打造紧张情绪,这是释放情感的前提。如果你想刺激情感,找到对方身上令你愤怒痛苦的地方,利用这些特点作为引起冲突的跳板,让冲突引发强烈的激情。你的残忍表现得越真实,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

    1818年,法国作家司汤达住在米兰时遇到了马蒂尔德·威斯康蒂尼伯爵夫人。他对她一见钟情。而她则是个傲慢、难相处的女人。她令司汤达心存惊悸,于是他放下尊严,用愚蠢的溢美之辞讨好她,唯恐她会生气。

    终于有一天,司汤达情不自禁地握住她的手,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意。伯爵夫人似乎吓坏了,厉声告诉他赶快离开,她再也不要见到他。

    司汤达便开始给她写无数的情书,请求她原谅。最后她总算发了慈悲:她同意再见他,但必须有个条件——他只能每两周见她一次,每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而且还须是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司汤达一一应允,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他开始了为两周一次的会面而活的日子,这短暂的会面成了他焦虑与恐惧的源泉,因为他唯恐她会改变主意,更怕她把他永远驱逐出去。这样的状况持续了长达两年之久,两年来伯爵夫人从未对他表示过丝毫的好感。司汤达不明白既然她不喜欢他,为什么又坚持这种安排——也许只是想耍弄他,或是对他表明姿态,保持距离。他唯一清楚的就是他对她的爱与日俱增,逐渐发展到强烈得无法忍受,最后他只有伤心地离开米兰。

    为了从这次失败的爱情中摆脱出来,司汤达写了著名的《论爱情》。在书中他描述了恐惧对于欲望的强烈效应。首先,如果你害怕深爱的对方,你就永远不敢与对方过于亲密。这样对方就会永远保持一种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又能使爱意更浓。第二,恐惧本身能振奋精神。它使你情感激荡,感觉敏锐,同时又有强烈的情色味道。根据司汤达的论述,爱人越带你接近可怕的悬崖,你就越发害怕他(她)会弃你而去,这样,你就会头晕目眩,迷失自我。陷入爱情就是指“陷”进来——陷入无法自控的漩涡,陷入恐惧与激情的深渊。

    这种智慧还可以有不同的运用方式:永远不要让对方感觉与你在一起时无比自在舒心。他们需要恐惧和焦虑。你的表情可以冷若冰霜,或是出其不意地对他怒火冲天,必要时表现得毫无理性。这永远都是一张王牌:以断绝关系作威胁。让他们感觉会永远失去你,让他们害怕会对你失去魅力。让他们为这种感觉苦恼一段时间,然后再从悬崖边把他们拉回来。和好之后的快乐前景美不胜收。

    公元前33年,马克·安东尼听到一个传言,说与他相爱多年的情人克莉奥帕特拉决定勾引他的敌手渥大维,并且计划毒死他。克莉奥帕特拉曾经下毒把别人害死。安东尼偏执多疑,因此而心生恐惧,有一天忍不住当面质问克莉奥帕特拉。克莉奥帕特拉并未做任何辩解。是的,千真万确,以她的能力她可以随时在安东尼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把安东尼毒死。只有她对他的爱能保护他不致受害死去。为了证明她的能力,她摘了几朵花,并把花瓣放在他的酒杯里。安东尼犹豫了一下,然后把酒杯举到唇边。克莉奥帕特拉抓住他的胳膊阻止了他。她叫来一名囚犯把那杯酒饮下,囚犯当场气绝身亡。安东尼吓得跪倒在克莉奥帕特拉脚下,信誓旦旦地说他对她的爱天地可鉴。他并不是因为害怕、懦弱才这样表白,他是世上最勇敢的人。而且如果克莉奥帕特拉给他下毒的话,他的部队便会离开埃及返回罗马。不,让他惊恐不已的是他突然明白克莉奥帕特拉完全掌控着他的感情,掌控着他的生死。他是她的奴隶。而她不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刺激了安东尼的欲望。

    像安东尼一样,许多人心中有着也许自己还意识不到的受虐倾向。有的人想要释放出被深深压抑的欲望,首先就要经受一些痛苦和折磨。你必须了解人们潜在的受虐倾向,因为受虐的种类与程度因人而异。比如说,有的人感觉自己不值得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有的人则认为自己无法面对成功,因而总是不停地毁损自己。对这些人和善温柔,告诉他们你多么崇拜他们,他们反倒觉得很不舒服,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根本就配不上你所描绘的理想形象。对这些消极懈怠的人,你最好给他们些小小的惩罚,斥责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觉得自己本该遭受批评,因此当你批评他们时,他们才感觉心安理得、放松自在。让这些人产生负罪感也是轻而易举的事,而这种感觉会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到愉悦。

    另一些人认为责任与义务是现代生活的沉重负担,总希望能够摆脱。这些人渴望有人、有物让他们崇拜——一项事业、一种宗教、一个权威。让他们崇拜你。还有一些人喜欢扮演烈士或受难者的形象。要判断这些人很容易——对于原本快乐的享受他们也会怨声载道,总要做出公正或不公的评判。对这些人就给他们理由让他们好好抱怨。记住:外表常常是假象。通常那些看上去非常强大的人——像基辛格——也许心中隐隐地渴望伤痛。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痛苦过后马上送上欢乐,你就会让对方长久地对你产生依赖。

    你的诱惑之途绝不能一味地向前,一味地追求欢愉与和谐。那样的话,情感的高潮当然会很快到来,但乐趣也会随之很快消散。只有体味过痛的滋味我们才会产生深深的迷恋与热爱。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更加热爱生命,长途跋涉回到家中才能更加体会到家的温暖。你的任务是要打造那些悲伤、失望和愤怒的时刻,让深刻的情感凝聚沉积,这样才有日后的猛烈爆发。对方即使会怒火冲天,你也不用担心。愤怒是对方被你吸引的明确信号。你也不必担心对方会因为你太难交往、太难捉摸而离你而去——他们只抛弃那些乏味的人。你带对方走过的情感历程也许令他饱受折磨,但永远不会枯燥乏味。你要不惜一切代价让对方为情所困、为情而痛。让情感的高潮与低谷交相辉映,你就会把对方最后的一丝意志力消磨殆尽。

    象征:悬崖

    在绝壁的边缘,人们会感觉头昏眼花,既恐惧又晕眩。有时候会想象自己飞快地跌落。同时,他们还有种享受风险与刺激的快感。把对方引到悬崖边上,越危险越好。在对方惊悚万分时,再把对方猛然拽回来。没有恐惧就没有陶醉的激情。

    逆转

    对于那些近来刚刚承受了许多伤痛与失败的人来说,你再折磨他们只能让他们无影无踪。他们已经品尝了太多痛楚。对这些人你最好用无数的快乐将其包围——这才是征服他们的法宝。激发痛苦的策略只能用在那些生活无忧、位高权重、幸福自在的人身上。那些过着舒适快乐的生活的人常常被一种负罪感所折磨,他们似乎在逃避什么。他们也许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但是他们潜意识中渴望被惩罚,渴望被人贬斥责难——这是使他们踏实安定的一种途径。

    同时,也要记住不能过早地使用通过痛苦刺激欢愉的技巧。历史上最知名的诱惑者——拜伦、毕加索——都有施虐倾向,即让别人心痛神伤的能力。如果他们的诱惑对象在接近他们之前就知道他们的这种倾向,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事实上,许多诱惑者都是用甜言蜜语和百般恩宠先把对方深深吸引。拜伦刚开始时在女人眼里也像个纯真的天使,女人们都怀疑他那魔鬼一样的坏名声是否属实——这种怀疑本身就极具诱惑性,因为这种疑虑使她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理解他的人。他的残忍是在后来才显现出来的,当对方意识到时已经无法脱身了。对方的情感已经为他而狂,因此他的残忍刻薄只能加深她的爱恋。

    因此,在诱惑的初始,要温顺得像一只小羊羔,用快乐与体贴作诱饵。首先要激起别人的柔情,然后再带着他们奔向疯狂之旅。

下载完整版泡学经典书籍、2021年最新脱单课程

添加客服微信:9442049 (←长按复制) 即可领取!

阅读提示:

1、查看精彩泡学经典名著内容,请关注本站。

2、泡学经典书籍所描述的内容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3、书友如发现泡学书籍作品内容确有与法律抵触之处,可向我们举报,希望您多多支持本站,非常感谢您的支持!